章太炎与梁启超的逻辑思想及其比较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ol_19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主要评述了章太炎的基本逻辑思想、梁启超的基本逻辑思想并比较两者之同异。首先对中国近代逻辑研究的背景做简要陈述。第二次逻辑东渐后,西方逻辑思想逐渐介绍到中国。中国一些学者纷纷学习西方先进的逻辑思想,当时盛行一种观点,方法救国。而逻辑学就是那个方法,它可以改变思维从而增加知识,增强国力。印度因明早在唐朝年间就已经传入中国,后来渐渐没落,直至(清)杨文会居士从日本引入了可靠的经文,因明研究逐渐复兴。同时,研究《墨经》的最大障碍经文晦涩难解也消失了,孙诒让结合前人的研究,写成《墨子间诂》,极大地方便了人们对《墨经》的研究。由此,章太炎和梁启超接受到三家思想的冲击,形成这一时期独特的研究视角。其次,文章评述了章太炎的基本逻辑思想。章太炎的逻辑思想主要集中在他曾在《国粹学报》上发表的一篇文章《原名》中,后来被收录到《国故论衡》书中。章太炎的逻辑思想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名,名的概念溯源、名的形成、名的发展变化;辩说,辩说的依据和格式;归纳问题及解决方案。澄清名,即概念,才能在辩说的时候避免歧义,章太炎还发现归纳的结论不具有普适性,在推理的时候需要看清楚再使用。再次,论文理清了梁启超的基本逻辑思想,梁启超的逻辑思想主要集中在论理学的界说及用语,论理的方式和论理的法则三个方面。其中梁启超认为最重要的部分是论理的法则,即,或、假、效、辟、侔、援、推。其中,推是归纳法,梁启超非常注重归纳方法,他从《墨经》中总结了三条归纳法,分别与穆勒五法中的三法对应。梁启超也将三家的逻辑进行了比较,重点在于推理格式。最后,章太炎与梁启超逻辑思想的比较。章太炎与梁启超生活在同一年代,都是活跃的革命家,两个人的国学功底都非常深厚,因此将他们的逻辑思想放在一起比较是非常有意义的。章太炎与梁启超的逻辑思想的相同之处在于:两者对“辩”的含义看法一致,都认为辩即辩论、求胜,以说服对方为目标。两者对中国逻辑都是以《墨经》为文本来研究的,两者都对印度因明、西方逻辑和中国墨家进行了比较研究。两者都对归纳法予以了肯定。不同点在于章太炎着重讨论名,梁启超着重讨论论理的法则;章太炎偏好因明,梁启超偏好西方逻辑,对此,我进行详细的分析,指出章太炎看重因明的原因所在;章太炎侧重归纳辩护,梁启超侧重归纳方法。
其他文献
<正>做了二十年教师,几乎经历了中国所有类型的中学教育之后,我有一个感觉:中国教育的"贫富分化"正在成为中国社会贫富分化的折射——其状态前所未有的惨烈。所谓的"优质中学
期刊
目的:调查老年人认知损害相关危险因素及其与 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交互作用。方法对220例老年认知损害患者(研究组)和110例健康对照(对照组)应用中文版的简易智
薏苡Waxy基因是控制薏苡直链淀粉合成的关键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深入研究该基因的作用奠定基础并为进一步改良糯性新材料提供理论支撑,以薏苡的嫩茎为实验材料,采
由于作家生活和写作的时代不同 ,中国文化在华裔美国文学中的反映也不同 ,其中起作用的除作家的家庭出身、所受教育、个人思想认识等因素外 ,当时美国的社会状况以及国际局势
目的调查综合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患者躯体症状群的检出率及与其它精神障碍症状群的共病特点,并评估伴有躯体症状群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采用中文版患者健康问卷(patient health
学习兴趣是学习语文的内在动机,学好语文的有效途径,对语文学习内容的掌握和学业成就的获取有着重大影响。针对我国语文学习兴趣普遍缺失的问题,在实际观察和访谈的基础上,本
本文根据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子课题“30年来中国大尺度土地利用/覆盖时空演变特征”(2011CB952001)的需求,利用DMSP/OLS数据开展中国城镇专题信息的提取,并研
近年来,我国群体恐慌事件频发,在对社会的和谐稳定造成严重威胁的同时,也让公众不安地发出了“世风日下”、“道德滑坡”的感慨。从伦理学角度而言,群体恐慌涉及到个人修养与
自从1998年国家取消了住房福利分配制度,中国住宅市场向着市场化的方向不断迈进。经过这十多年的发展,房地产行业己经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的经济生活中扮
<正>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农作物种类繁多、种植面积大,植保机械需求巨大,各种产品广泛用于农作物病虫草害的防治、林业及园林病虫害防治、卫生防疫等诸多与农产品品质、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