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x_s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浅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探寻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安全有效的方法,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   方法:从2011年7月~2013年1月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针灸科与皮肤科门诊的患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无排除标准任一项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40例纳入研究。将40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采用浅针配合口服甲钴胺片:浅针疗法,隔日1次,15次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口服甲钴胺片,1次1片(0.5mg),1日3次,15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钴胺片,1次1片(0.5mg),1日3次,15日为1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前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SF-MPQ)”进行疼痛评分,采用“睡眠质量评分(QS)”进行睡眠质量评分,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心理状态评分,并结合评分进行疗效评价。   结果:1、2组治疗前一般情况、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心理状态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具有可比性。2、2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说明2种治疗方法对改善患者疼痛强度、睡眠质量、心理状态均有效,且治疗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是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5%,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的愈显率是50%,对照组的愈显率是20%,两组愈显率有差异(P<0.05),说明治疗组在愈显率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   结论:1、浅针配合甲钴胺片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优于单纯口服甲钴胺片。2、浅针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一种有效的疗法,具有简便易行、无创伤性损害、无痛、无任何毒副作用的优点,为临床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提供了一项新的选择。
其他文献
学位
目的:探讨补气乙字汤合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对于中气下陷型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气下陷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
目的:   观察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对肺脾两虚型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从本病的临床效应探讨中医肺、脾与西医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系统的相关性,以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