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土通窍针灸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肺脾两虚型)的临床研究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juser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对肺脾两虚型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的肺功能及临床症状的影响,从本病的临床效应探讨中医肺、脾与西医呼吸道、消化道黏膜系统的相关性,以期为该法在针灸临床中的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方法:   1、本研究选取40例符合标准的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肺脾两虚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补土通窍法针灸组(A组)20例和常规针灸组(B组)20例。   2、补土通窍法针灸组(A组)采用针刺迎香(双)、上星、合谷(双)、太渊(双)、足三里(双);常规针灸组(B组)采用针刺迎香(双)、上星、合谷(双)。两组留针时,均以纯艾条灸迎香-印堂-上星处,以局部皮肤潮红为度,补土通窍法针灸组于足三里穴施温针灸。以上两组各穴留针30分钟,每10分钟行针一次,隔日一次,10次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3、观察项目:①临床症状的评定:第一疗程开始当天和两个疗程结束后当天对患者进行症状分级记分;②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检测:第一疗程开始当天和两个疗程结束后当天对患者予以肺功能检测(FVC、FEV1、FEV1/FVC、PEF)。   结果:   1、对临床症状的影响:两组病例治疗后,其临床症状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其症状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两种疗法对本病的治疗均有疗效,但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在改善患者的症状上优于常规针灸疗法。   2、对肺功能指标的影响: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两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但PEF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两种针灸疗法均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其中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在改善患者的PEF上较常规针灸疗法优异。   3、临床疗效:两组病例治疗后的综合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从表2-6看出补土通窍法针灸组的总有效率(95%)明显高于常规针灸组(85%),且前者的临床控制率达10%,而后者尚不能实现临床控制。   结论:   1、补土通窍针灸疗法治疗本病的疗效优于常规针灸疗法,尤其在解除气道阻塞上更具优势。   2、补土通窍针灸疗法对本病的治疗能达到较好的标本兼治的效果。   3、本疗法的作用基础在于“培土生金”,本课题说明传统医学肺脾脏的功能与现代医学消化道、呼吸道黏膜系统的相互作用可能相似,具有进一步探讨的前景。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芪茵颗粒对 NAFLD大鼠肝组织形态、肝组织 CYP2E1蛋白表达、HOME-IR、IR相关因子Leptin、Resistin以及胰岛素信号转导元件IRS-1、PI-3K mRNA的影响,从而阐述芪茵颗粒
目的:通过收集整理原晓风教授治疗小儿肾病综合征患儿的病例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探索总结原晓风教授的中医辨治经验及独到用药规律,发挥中医中药在治疗PNS方面的独特优势,为治疗PNS提供更安全可靠且有效的诊疗措施,同时为中医药治疗PNS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原晓风教授治疗的30例肾病患儿,给予四步合围法进行分期治疗,采用自身对照的研究方法,记录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症状、实验室检查以及复发情况,并进行统
目的:  本研究通过观察七十味珍珠丸治疗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明确七十味珍珠丸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脑卒中恢复期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方法:  本研究利
学位
目的:探讨补气乙字汤合吻合器直肠黏膜环切术(PPH)对于中气下陷型直肠黏膜内脱垂的治疗作用。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中气下陷型直肠黏膜内脱垂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