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株洲某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改变其生活方式,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提高其关于高血压的知、信、行水平及患者治疗率和控制率。方法本研究采用社区综合干预的方法,以株洲市荷塘区宋家桥街道的四三零社区和芙蓉社区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以四三零社区为干预社区,以芙蓉社区为对照社区。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社会人口学特征、疾病情况、高血压患者知识态度行为情况、治疗情况及体格检查进行了测量。对干预组与对照组的血压、KAB得分及服药率、控制率、复查率等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价社区综合干预措施的效果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干预组126人,男64人,女62人;对照组149人,男79人,女70人。两组在性别、年龄、婚姻、高血压家族史、在职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2.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率、服药率、复查率、KAB得分和血压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大于0.05)。3.干预前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率、控制率、定期复查率、KAB得分和血压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干预后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低;干预后治疗率、控制率、定期复查率、血压分级正常率和KAB得分均较干预前高。对照组基线调查与结局调查收缩压、舒张压、治疗率、控制率、定期复查率、NAB得分和血压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大于0.05)。4.干预后,干预组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控制率、服药率、复查率、KAB得分差异和血压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控制率、服药率、复查率、血压正常率和KAB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干预前后收缩压、舒张压以及KAB得分差值与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干预组差值均较对照组差值大。5.年龄、在职情况、文化程度和是否进行干预是高血压综合干预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其OR值分别为31.876(95%CI:3.236-313.945)、317.613(95%CI:15.231-6623.365)、0.062(95%CI:0.012-0.309)、17.175(95%CI:2.042-144.458)。结论1.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干预前低,治疗率、控制率、定期复查率、KAB得分和血压分级正常率较干预前高。2.干预后,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控制率、服药率、复查率、血压正常率和KAB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和KKAP得分干预前后差值均较对照组大。3.年龄70岁及以上、在职、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和实施干预是高血压综合干预有效性的促进因素。4.实施社区综合干预措施对老年人高血压是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