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毛泽东哲学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贡献在于,毛泽东结合中国传统哲学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融铸在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本质在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表明毛泽东哲学的萌芽,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及阶级理论对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独有的特点作出了详细正确的分析。1930年《反对本本主义》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在土地革命时期开始了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井冈山的斗争》《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等一系列文章表明,毛泽东开始逐步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应用到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中,毛泽东哲学开始初步形成。“两论”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最突出的理论贡献。《实践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矛盾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两论”彻底批判了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纠正了“左”倾错误和右倾错误。“两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融合的光辉典范。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的辩证唯物史观、阶级斗争理论、矛盾运动规律等基本原理进行了创造性阐发,解决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问题、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和战争的阶段性发展问题,并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有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同时,进一步丰富、扩充了毛泽东哲学的理论体系。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熟练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分析抗战胜利后国内外的复杂局势,揭示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从而顺利解决了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向世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本土化的成功,毛泽东哲学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