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云区是贵阳市的十个市辖区(县、市)之一。世纪之交,金阳建新区、经济强县建设、西部大开发三大机遇接踵而至,白云进入了跨越式发展的黄金时期,虽然白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处于较高水平,但白云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城乡差距较大,给白云区全面小康的早日实现添加了不少难度。过去,白云在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上只注重工业建设人才培养,忽视了农村经济建设人才的培养,造成了今天农村经济建设人才匮乏、农村经济发展后继无力和农村经济建设严重滞后的不利局面。结合当前农村发展的主要特点,必须努力实现农村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充分实现人力资源优势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本文主要根据白云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和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探索如何建立适合于当前白云农村经济建设的农村人才培养体系。首先研究白云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方向及要求,其次研究农村人力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然后研究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培训白云区农村人力资源。白云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认识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有待提高,农村人力资源科技素质偏低,农村转移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而白云区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极大影响,直接限制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层次,影响了农业科技推广的深度及科技兴农战略的实施,障碍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根据白云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白云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目标和重点,同时提出了对策及措施。我的主要观点是,农民培训的范围要扩大,不能仅仅面向外出农民工,广大留守农村一线的农民更应该是培训的对象。特提出白云区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对策:一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方式,强制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速培养农村适用人力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对于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积极作用,以信息化带动农村人力资源培训;坚持农民受益、学校有利的原则,实行长、中、短期培训相结合。以中、短期培训为主,适应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特点;深化培训教学改革。二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培训重点,农村人力资源培训要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的要求,增强办学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积极顺应就业新需要,不断拓展培训内涵。加强新行业、新工种的培训;开展劳务定单培训;要因人施教;重点培养新型产业农民。三是农村人力资源的培训体系,要打破地方、部门和行业的界限,发挥好现有培训资源的作用,整合农村各类教育资源,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四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组织保障,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培训的组织责任,农民要提高自组织化程度。五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物质保证,将培训经费纳入公共财政预算,建立多元化的经费投入机制;经过长期的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实力,为新型农民的培训奠定了经济基础,还可以采取其他更切合农村实际的做法,加大农民培训的力度。六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智力支持,充分发挥大学生的智力优势,创造良好的环境,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来创业,加入农民培训工作中来,尤其是吸引从农村出去的大学生为自己的家乡做贡献。七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技术支持,农民培训必须重视“乡土人才”的作用,新型农民培训必须以就业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根据就业需求实行“定单”培养,确保农民能真正学到就业技能;完善农技网络,加快农技推广。八是农村人力资源培训的思想保证,新型农民最底的要求是有文化、讲文明,具有现代观念和公民意识,这才是新型农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