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及其数据分析方法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uang0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探针,又称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aser-inducedbreakdownspectroscopy,简称LIBS),是一种利用高能激光照射在样品表面产生等离子体,通过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分析以确定物质成分及含量的一种元素分析技术。便携式激光探针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使用方便、以及对复杂工业现场或野外恶劣环境具有更好的适用性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广大科研人员的青睐。然而,目前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的发展尚不成熟,其对特定领域和对象的分析性能仍存在较多不足,导致现有便携技术在科学研究、工业应用以及技术转化上进展缓慢。基于此,本论文在传统激光探针技术的基础上,对便携式激光探针系统集成技术、数据预处理方法、分析线快速选择方法以及定量分析方法等进行了深入研究,实现了便携式激光探针系统的小型化集成与一体化控制,提高了便携式激光探针设备的分析性能。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
  (1)研究了便携式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系统集成技术,解决了光谱采集时序问题和恶劣环境下的系统防尘问题,以及紧凑型器件引起的光谱强度低且稳定性差的问题,实现了设备光学系统、硬件系统及软件系统的自主设计与集成,开发出了便携式激光探针成分分析仪JGTZ-0503。设备整机重量为12.05kg,正常工况下的运行时间为8小时。将所开发仪器用于地质勘探和金属检测领域,成功实现了岩石、矿石的快速识别与钢铁样品的成分分析,以微合金钢样品为例,对其所含Cr、Ni、Si、Cu、Mn、V和Ti元素的检出限分别达到了355ppm、587ppm、767ppm、120ppm、1210ppm、82ppm和85ppm。
  (2)为解决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中存在的光谱波动问题,研究了基于光谱强度聚类特性和统计学分布规律的数据预处理方法,并将最小标准差法、最小距离法和韦伯分布法分别应用于便携式激光探针光谱数据的预处理中。基于以上预处理方法,实现了对岩石样品光谱数据的筛选和分析,使便携式激光探针系统的光谱稳定性分别提高了19.11%、24.72%和16.77%;并与线性判别分析算法(Lineardiscriminantanalysis,简称LDA)相结合,使15种岩石样品的分类准确率分别提高了5.98%、3.97%和5.93%;其中最小距离法具有相对最小的时间复杂度和最少实际耗时,因此在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中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3)针对便携式激光探针的原位和实时性检测需求,以及传统手动选线法的人工依赖性和低效性问题,研究了光谱的形态学特性和图像化处理策略,并据此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的快速自动选线方法。将此方法与LDA算法相结合,显著提升了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的定性分析效率和准确率,使24种变质岩样品的分类时间大幅降低,分类准确率从94.38%提高至98.54%。
  (4)针对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中,由于传统光谱特征表征能力差导致定量分析性能不足的问题,研究了光谱图像生成及其特征提取的原理,并在该基础上将图像HOG(Histogramoforientedgradient,简称HOG)特征与机器学习算法相结合,提出了基于图像HOG特征的便携式激光探针定量分析方法。以不锈钢样品中Ni元素的定量分析为例,采用该方法可使其拟合优度R2从0.9833提高至0.9996,交叉验证的平均相对误差(Averagerelativeerrorofcross-validation,简称ARECV)和交叉验证的均方根误差(Rootmeansquarederrorofcross-validation,简称RMSECV)分别从56.80%和1.08wt.%降低至15.93%和1.00wt.%,显著提高了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的定量分析性能。
  综上所述,本研究实现了便携式激光探针设备的自主设计与集成,提高了其抗干扰性能及定性、定量分析性能,为便携式激光探针技术的轻量化、小型化及精准高效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大脑中众多的神经元组成不同的功能分区,功能区之间相互投射,完成信息的接收、处理、存储和输出。理解动物行为产生的机理需要对不同类型神经元以及其轴突末梢的活动进行研究。由于轴突末梢结构小,因此自由活动小鼠中神经轴突末梢的记录依旧难以解决,同一脑区轴突末梢的多位点同步记录需求同样需要发展新的光学记录技术。
  本文针对神经环路轴突末梢记录缺乏研究工具的问题,探索了轴突末梢钙信号记录和钙成像的方法,研制了基于光纤的神经元测控系统,应用于自由活动小鼠空间导航和记忆的神经环路研究。全文按照以下三部分展开:
导电聚合物PEDOT:PSS(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聚(苯乙烯磺酸))是一种新型的导电高分子,其具有优异的环境稳定性,良好的导电性以及透光性等各种优点。本论文通过发展PEDOT:PSS电极,成功地制备了高效单结和叠层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其一,发展非真空蒸镀、可溶液制备的低成本电极用以取代传统的贵金属电极对于推动实现钙钛矿电池低成本化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课题中采
光纤非线性效应是制约光纤通信系统容量进一步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随着全球通信业务的海量增长,现有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已经接近非线性香农极限,研究如何克服光纤通信系统中非线性效应的影响,突破非线性香农极限具有重要意义。光纤非线性效应理论模型和补偿方法的研究也一直是光纤通信系统中的研究热点和难点,而现有的非线性效应理论模型还存在不够全面的问题,现有的非线性效应补偿方法则需要进一步提高性能、降低复杂度。基于以上背景,本论文研究了两种重要的相干光纤通信系统—双向拉曼超长跨距系统和波分复用(WDM, wavelengt
【摘 要】新时期,电子信息技术在较多行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并使大众生活更加便利快捷,彻底改变了众多人群的生活、工作方式,足以见得电子信息技术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功能。本文就城市发展中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展开进一步研究,明确了其重要功能价值以及未来应用发展的趋势与方向。对提升城市发展综合竞争力,符合大众丰富需求,创建现代化、智能化、安全友好型、环保健康型城市,确保大众生命财产安全,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轴承是机械设备的基础零部件,其质量对机械精度和性能有着重要影响,轴承品质评估作为轴承生产的关键环节,对提高轴承合格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轴承生产企业主要采用人工抽检方法对轴承品质进行检测评估,此方法效率低、检测精度差且可靠性无法保证。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和集成学习的滚动轴承品质评估方法用于轴承品质的智能化评估,为轴承品质的实时在线及全品检测提供方法参考。
  滚动轴承作为高度“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机械产品,其品质的评估对整个作业机械至关重要。本文在综合分析轴承检测
【摘 要】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的地位更加重要,而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的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也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文章阐述了图书馆管理创新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图书馆管理;图书馆创新  “读者第一,服务至上”, “以人为本”是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宗旨。图书馆要生存、要发展、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要不断地创新图书馆工作,打破传统的旧观念,向现代化的观念
期刊
随着超快测量技术的发展,对于快速动态过程的研究,已延伸到一些发生在微秒到纳秒时间尺度内的快速瞬态现象。光谱作为信息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动态过程研究的重要维度。相比于传统的光谱分析仪,时域光谱分析技术由于可以突破采集速度的限制,已成为研究快速动态过程的有力工具之一。其中,基于时域透镜聚焦机制的时域光谱分析技术,类似于空间透镜在焦平面的傅里叶变换,可在时域上得到待测的光谱信息,结合光电探测速率快的优势,其能够将快速动态光谱实时呈现,极大地提升了光谱的采集速度。
  本论文详细分析了基于时域透镜聚焦的光谱分
在光通信飞速发展的今天,硅基光子集成芯片以其独特的优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硅基光电探测器作为连接光域和电域的桥梁,其带宽是限制系统通信容量的关键指标。此外,随着硅基光子学的不断发展,硅光集成系统的应用从最初的数字光传输延伸到模拟链路中,探测器的响应度、暗电流、饱和功率等其他指标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这些性能指标在器件设计上存在许多矛盾之处,很难同时兼顾。因此,如何针对性地优化硅基探测器,进而适用于不同应用场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在硅基集成平台上实现光电探测的方法主要是引入与CMOS工艺兼容的外延锗
传统的实芯光纤由于其制成材料的吸收、色散、非线性、低损伤阈值等本征属性,逐渐成为了光纤通信技术的瓶颈,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中,传统实芯光纤也表现出由于材料导致的局限性。而空芯光纤为克服传统光纤的瓶颈,提供了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其中,反谐振负曲率空芯光纤是最近提出的一种新型空芯光纤,由于其独特的优势,迅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反谐振负曲率空芯光纤的研究还处于早期实验室阶段,为促进反谐振负曲率空芯光纤的商业化应用,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对反谐振负曲率空芯光纤的结构设计、制备工艺及后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
硅基光子学在光通信、计算机光互连、光传感、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无源光子器件是构筑大规模硅基集成光路的重要基础。但是一些关键硅基光子器件,例如多模弯曲/交叉器件、有损耗或泄露的亚波长周期结构等,仍存在设计和仿真的困难。因此需要引入新的设计原理与仿真方法。
  变换光学通过坐标变换操控光的传播。本论文根据变换光学原理,通过对简单的原型器件进行变形,设计出低损耗、低串扰的多模光子器件。同时将变换光学用于光子器件的电磁仿真。利用复坐标变换推导出完美匹配吸收层的公式,有效简化了光子晶体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