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依据北京市2015年1月~2020年1月全部自然流产及怀孕人群病例数据资料,研究什么节气易流产,什么节气出生的人易流产,进而找到二十四节气影响自然流产的内在机制以指导临床。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1.取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加入北京市医疗保险的全部自然流产及怀孕人群(分别为157009人次、912613人次),统计各就诊节气两组人群频数,并依当年怀孕人数计算各年各节气自然流产率(例如2015年大寒流产率=该节气流产数/2015年全部孕妇数×100%),算出五年相同节气流产率均值(例如大寒流产率=2015年~2019年5年大寒流产率加和/5),对比分析什么节气容易流产。2.上述全部自然流产人群及同时段所有孕妇各为病例组和对照组(5年之全部怀孕人群中去除全部自然流产人群,得数据755604人次),按出生节气、禀赋之岁运、禀赋之客气之司天在泉,分别统计各种禀赋的频数,依病例组总频数/对照组总频数计算得到各种禀赋的出现频率,于同类型所有禀赋中相互比较后,高出现频率的为流产高危因素,反之为保护因素。3.取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差年连续分层对比法,得到自然流产高危/保护人群。结果:1.秋分流产率最低,其次是立春,再次之是夏至;反之寒露最高,其次是立秋和大暑;整体而言,高流产节气集中在秋季,其次是夏冬季节,低流产节气集中在春季。2.依出生节气来看,依次以小雪、夏至、谷雨和立夏时出生者最多,即夏季最多,以小满、小寒、大寒和立秋时出生者为最少,即冬季最少。胎孕期五运六气禀赋中,岁运禀赋依次以少火、太木、太土及太木-少火、少火-太土组合为最多,以少土、太火、少木、太金及太水-少木为最少;客气依次以太阴司天、阳明在泉、太阳在泉为最多,阳明司天、太阴在泉、厥阴在泉为最少;客气组合则以少阳在泉-少阴司天、太阴司天—太阳在泉、阳明在泉-太阴司天依次最多,以厥阴在泉-阳明司天、阳明司天-少阴在泉、太阳司天-太阴在泉最少。3.自然流产高危及保护人群分别有71个和73个,高危与保护二类人群中很多具有相反节气禀赋,例如1972大暑为高危,1972大寒为保护。结论:本研究显示,二十四节气与自然流产关系密切,包括从时节外在角度和先天体质内在角度:秋分为最不易流产之节气,而相邻之寒露确最易流产,总体上看秋季最易流产,春季不易流产;特定节气(小雪、夏至、谷雨、立夏)出生的人更易发生流产,节气和五运六气禀赋相反的人,自然流产易感性大多难易相反。两个角度都提示了肝肾不足是流产之因。本研究结果可用于指导临床预防和治疗,也为自然流产的更深入研究提供了临床大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