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处理印刷电路板产生的铜氨废水为研究对象,通过MAP法和折点氯化法联合工艺处理并回收氨氮和铜,MAP 法先对部分氨氮进行去除和回收,以降低后续次氯酸钠氧化法的药剂消耗,在通过次氯酸钠氧化破坏铜氨络合物,同时沉淀出铜,实现氨氮与铜回收。可以有效的节约经济成本,回收产物也能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首先对MAP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氨氮的去除率受pH值和沉淀剂的投加量影响较大,考虑到对铜去除率的影响,投加磷酸盐、镁盐与水中的氨氮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氮磷镁的摩尔比为3∶1∶1,此时氨氮的去除率接近理论值;在氮磷镁的摩尔比为4∶1∶1的条件下发现,pH为9-10时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时,铜离子去除率为1%左右;pH为9.5时氨氮有最大去除率24.67%,此时生成物磷酸氨镁的含量达到96.8%。投加过量镁盐时,会增加氨氮的去除率,能促进磷酸氨镁的生成,而镁盐不足会导致溶液中磷酸根残留量偏大,生成磷酸铜副反应。对加药方式考察表明,各药剂以溶液形式同时添加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先加镁盐然后加磷盐;当以固体形式投加时,会因传质效果而产生其他副反应;先加入磷盐时,会生成磷酸铜沉淀,不利于磷酸氨镁的反应。
其次,对折点氯化法工艺进行了研究,在 N/Cl 摩尔比为 1∶1.6 时,氨氮去除率为99.11%,投加量继续增加,去除率接近饱和;在pH为7左右,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但考虑到氨氮与铜同步回收,该pH不宜太低,最佳为9.5左右。
第三,实际废水处理的综合研究结果。在MAP法的条件确定为pH9.5,氮磷镁摩尔比为4∶1∶1.1;折点氯化法初始pH9.5,N/Cl摩尔数比为1∶1.6下,获得MAP法对氨氮去除率为23.7%,铜去除率2.27%,折点氯化法对氨氮去除率为98.8%,铜去除率99.8%,获得磷酸氨镁95.43%,氢氧化铜99.57%。效益估算表明,单纯以次氯酸钠处理废水时药剂成本约39元/吨,以MAP法和折点氯化法联合工艺的药剂成本约17元/吨,不考虑纯化分离及人工成本,单纯处理药剂成本节约了近50%。
首先对MAP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氨氮的去除率受pH值和沉淀剂的投加量影响较大,考虑到对铜去除率的影响,投加磷酸盐、镁盐与水中的氨氮量存在一定的关系,当氮磷镁的摩尔比为3∶1∶1,此时氨氮的去除率接近理论值;在氮磷镁的摩尔比为4∶1∶1的条件下发现,pH为9-10时氨氮有较好的去除效果,此时,铜离子去除率为1%左右;pH为9.5时氨氮有最大去除率24.67%,此时生成物磷酸氨镁的含量达到96.8%。投加过量镁盐时,会增加氨氮的去除率,能促进磷酸氨镁的生成,而镁盐不足会导致溶液中磷酸根残留量偏大,生成磷酸铜副反应。对加药方式考察表明,各药剂以溶液形式同时添加的处理效果最好,其次为先加镁盐然后加磷盐;当以固体形式投加时,会因传质效果而产生其他副反应;先加入磷盐时,会生成磷酸铜沉淀,不利于磷酸氨镁的反应。
其次,对折点氯化法工艺进行了研究,在 N/Cl 摩尔比为 1∶1.6 时,氨氮去除率为99.11%,投加量继续增加,去除率接近饱和;在pH为7左右,氨氮的去除效果最好。但考虑到氨氮与铜同步回收,该pH不宜太低,最佳为9.5左右。
第三,实际废水处理的综合研究结果。在MAP法的条件确定为pH9.5,氮磷镁摩尔比为4∶1∶1.1;折点氯化法初始pH9.5,N/Cl摩尔数比为1∶1.6下,获得MAP法对氨氮去除率为23.7%,铜去除率2.27%,折点氯化法对氨氮去除率为98.8%,铜去除率99.8%,获得磷酸氨镁95.43%,氢氧化铜99.57%。效益估算表明,单纯以次氯酸钠处理废水时药剂成本约39元/吨,以MAP法和折点氯化法联合工艺的药剂成本约17元/吨,不考虑纯化分离及人工成本,单纯处理药剂成本节约了近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