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半导体封装的高速高精度X-Y平台的精密定位及控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ye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后摩尔时代的来临,半导体产品发展呈现出了微小化、轻薄化、高密度化的变革特点,对半导体封装装备提出了更高的性能指标要求。X-Y运动平台是半导体封装装备中一种典型的核心运动部件,为了能有效适应半导体产品的变革趋势,需要实现X-Y平台在高速高加速条件下的高精度定位性能。然而,高速高加速的运动特性难免会激起定位阶段的残余振动,使其短时间内无法达到要求的定位精度,严重影响了运动平台的快速精密定位性能。另外,在工业界中,某些控制器参数难以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寻优,往往采用试凑法进行整定,在大批量生产环境下显得费时费力。本文围绕高速高精度X-Y运动平台的精密定位及控制器参数快速整定问题,对点位运动的运动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从频谱的角度分析了高阶运动规划的优越性,从源头上减小定位阶段的残余振动;提出了一种三闭环PID和速度-加速度前馈相结合的复合控制方案和基于根轨迹和稳定裕度导向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使得系统在高速高加速点位运动工况下实现快速精密定位;提出了模糊智能整定的方法,利用模糊算法对速度和加速度前馈参数进行自动寻优,实现前馈参数的快速智能整定。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深入调研面向半导体封装的X-Y运动平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其实现快速精密定位的难点和重点,并提出本文的技术方案和研究思路。(2)搭建高速高精度X-Y实验平台,利用VS编译环境开发基于API指令的上位机软件,编写DSP底层控制算法,为平台的正常运动和相关算法验证提供软硬件条件。同时,基于动力学分析建立X-Y平台单一运动轴的数学模型并通过正弦扫频的方法对运动轴进行系统辨识,获取其开环传递函数,为后面的复合控制器设计奠定基础。(3)针对定位阶段残余振动大的问题,对点位运动的运动规划进行研究,寻找适用于高速高加速精密定位的运动规划类型。通过实验对比了系统在几种常见的运动规划曲线下的响应情况,并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的方法对各阶曲线跟随效果的差别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运动规划阶次的提高能有效减小定位阶段的残余振动,考虑到阶次过高会额外带来巨大计算量进而导致实时性不佳,三阶到五阶S曲线运动规划更适用于高速高加速条件下的精密定位运动。(4)针对高速高加速条件下X-Y平台定位阶段因残余振动和噪声影响导致的稳定时间长、定位精度差等问题,提出三闭环PID结合速度-加速度前馈的复合控制方案和基于根轨迹和稳态裕度导向的PID控制器设计方法,并进行X-Y平台精密定位的验证性实验。为了使系统实现精准定位并具备高抗扰能力,设计构建了“电流环+速度环+位置环”三闭环PID反馈控制,利用基于根轨迹和稳态裕度导向的方法对PID控制器进行理论设计,同时,加入速度-加速度前馈控制与之构成复合控制方式,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快速响应能力,间接减小定位稳定时间。结合点位运动规划和前馈模糊整定的研究成果,在实验平台上进行精密定位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加速度4g,速度0.4m/s,运动距离12mm的条件下,X-Y运动平台点位运动稳态整定性能在5ms内位置误差可整定到10μm,稳态误差为±2μm,满足了一般半导体封装高速高加速的精密定位需要,验证了所提控制方案的有效性。(5)针对大批量生产时复合控制器参数整定采用人工试凑法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思想的前馈参数智能整定算法并进行验证性实验。通过实验探究速度前馈、加速度前馈对系统响应各项指标的影响规律,然后结合系统的动态特性制定了前馈参数的模糊规则表,最后利用MFC将模糊整定算法开发成简洁易用的桌面软件,并开展一系列验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给定PID反馈控制器参数的条件下,所提模糊整定算法能在34s内整定出相对最优的速度前馈和加速度前馈参数,所耗时间远远小于人工试凑法,验证了前馈模糊智能整定算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机器人软体手相比于传统的刚性手,其本体由软材料制作而成,具有很高的柔顺性和安全性,在物料分拣、果蔬采摘等场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实现软体手对物体的适应性抓取和识别,要求软体手具有触觉感知的功能。目前的软体触觉感知抓取系统存在感知形式单一、控制方法简单的缺点,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抓取对象。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具有手指、手掌多元触觉传感功能的新型软体手,并对其多元触觉融合感知方法和抓取控制进行了深入的
虚拟专用网络(VPN)作为一种有效的安全通信技术,许多企业与政府机构通过这项技术在公用网络上组建内部专用网络,它允许身处不同地域的人员访问工作网络,满足了工作人员对数据保密、内部资源访问与管理等多样化的办公需求。由于VPN客户端身处的网络环境千差万别,如何优化VPN对于网络环境的适应性和传输性能成为提高客户端体验的关键。VPN主要使用的传输协议有GRE、UDP与TCP,不同承载协议具有不同的优势和
我国是建筑瓷砖生产制造和出口大国,随着经济发展,社会对瓷砖的需求和应用增长迅速,同时对瓷砖品质的要求也愈加严格,抛光砖作为瓷砖生产中的主流产品,因其表面光亮、耐磨以及耐腐蚀等诸多优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对抛光砖表面质量进行管控,是抛光砖生产过程中的必要环节。目前国内瓷砖生产线中,除了质量检测设备外的各类设备均已实现国产化、自动化,大部分瓷砖生产企业仍然依靠人工检测手段来检查瓷砖的表面缺陷,不仅效率低
针对陶瓷手机面盖平面砂轮磨削工艺存在磨削力不均匀造成磨削表面粗糙度不均、磨削刀痕严重、残余应力较大导致陶瓷材料损耗、磨削砂轮无法完全加工侧壁凸面,因此造成需要多个加工工序、加工效率低下、加工成本高和成品率低等问题,本文将超声加工技术应用到陶瓷平面磨削加工中,利用超声带来的高频振动带动磨料颗粒划擦、挤压、切削、碰撞以达到高效率去除陶瓷材料的目的。本文以手机陶瓷面盖为加工对象,设计了专用于陶瓷平面磨削
铜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导电性、导热性、高强度以及耐高温性能,因而在电力、电子信息、轨道运输和机械制造等领域被广泛应用。一般来说,提高铜基复合材料性能的方式是加入增强相,基体中增强相的存在对复合材料强度和耐磨性有积极的作用,但会降低其导电率。同时,增强相的导电性、尺寸以及分布都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性能。Mo是一种高熔点、热膨胀系数小以及导电性良好的金属,Mo的碳化物Mo2C也是一种具有极佳抗腐蚀特性、
有机相变材料(Organic Phase Change Material,OPCM)因其相变潜热大、熔点和凝固点较宽、化学稳定性较好等优点,被认为是有前途的太阳能储热材料。但传统有机相变材料储热过程中热损失严重,采用常规保温技术难以实现对太阳能的长期储存。另一种在太阳能储能方面具有潜力的材料-偶氮苯(Azobenzene,AZO),在特定波长光照条件下,其构型能够发生反式-顺式可逆转变,反顺结构间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材料的功能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具有多种独特性能的双钙钛矿Bi2FeCrO6(BFCO)材料引起了大量研究人员的关注,理论研究预测B位有序的双钙钛矿Bi2FeCrO6在具有80μ/cm2的超高铁电极化强度的同时还保持着约160emu/cc的磁化强度,其理论禁带宽度仅有1.48e V。这些独特的物理性质预示着BFCO材料在信息存储、半导体器件、光伏器件等领域
聚碳酸酯(PC)作为一种综合性能优异的聚合物材料,其制品拥有良好的透明性,尺寸稳定性,机械性能,耐候性和耐热性,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气,汽车制造,通讯等高科技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新时代材料提出了更高要求,材料正朝着功能化,安全化,轻质化,高性能,低成本的方向发展。由于PC耐磨性差,容易导致划痕,熔体粘度高,不易加工,且熔体冷却后内部残留应力大,制品缺口敏感性高,容易出现应力开裂,严重影
本文基于遗传算法预测了一种新型二维砷结构并研究了它的物理性质。对已报道过的P2/m-P的平面各向异性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此外,对一类具有铰链结构材料的负泊松比性质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的二维单层砷烯结构(δ-As),属于Pmc21的空间群。该材料在热力学和动力学上都是稳定的。与已报道的具有间接带隙的单层砷烯(灰砷、黑砷、Pnm21-As)明显不同,单层δ-As表现出了明显的直接带隙行
Ⅲ族氮化物具有可调、直接带隙,高热导率,高击穿电场,高抗辐射能力以及稳定的物理化学特性等优势,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种电子、光电子器件等。尤其利用其压电和半导体特性构建压电电子学效应器件的研究已然成为新领域。另一方面,对于微纳尺度Ⅲ族氮化物材料而言,由于尺寸的减小,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导致一些新颖的现象将会出现,在宏观上表现出光、电、力学等方面性能的变化。而且,相比于大体积块状材料,在很小的机械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