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基因作物自研发到商业种植再到问世以来,其安全性备受关注。近几年,本在科学共同体内部集中讨论的各类争议,由于其内在的食品安全问题,正通过不同的传播途径,迅速波及科学界之外的各个领域。百姓餐桌上出现转基因食品,与转基因食品相关的各类信息在传统媒介、新媒介上逐渐扩散。2011年以来,中国进入了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会化自媒体时代,传播渠道的拓宽使中国舆论生态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食品安全与人类生产生活息息相关,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传播更加引人注目。通过大量抽样调查,对相关微博进行详细的定量分析与内容分析,笔者发现总结出2011年至2012年的中国新浪微博领域中,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现状特点:传统媒体、科技媒体对转基因食品信息的报道稀缺;媒体对转基因食品信息的报道多以媒体间相互转载和“后进式”报道为主;受众抵制转基因食品者、使用情绪化语言否定转基因技术及其产品者居多;转基因食品话题争论双方力量悬殊;微博传播中的意见领袖身份不一。本研究结合传播学“议程设置”等理论,分别从传播学、舆论学、社会心理学等不同角度分析微博传播转基因食品信息现状背后的原因:我国食品安全尤其是转基因食品信息在管理领域问题频发,在监管体系公信力逐渐降低的环境下,转基因食品信息的传播困难重重;其次,关于转基因食品的争议持续不断、大众媒体媒介融合程度偏低、媒体对食品安全相关事件的报道核实很少也是造成传播转基因食品信息出现问题的原因;另外,网络环境下的“匿名”性、受众的“盲目从众心理”是造成公众认知“一边倒”倾向的原因。本文通过大量数据分析,指出微博中转基因食品信息传播的现状及这一现状的原因所在,希冀对媒介融合下的科学传播做出一定的分析判断,进而试着提出转基因食品信息在微博领域传播向着健康、良好态势发展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