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这主要是由于一些医疗措施的改变,包括广谱抗生素的滥用、HIV感染、以及癌症化疗和器官移植所引起的免疫抑制等等。特别是持续性免疫缺陷患者,其真菌感染率很高。真菌感染难以治疗,一方面是现有抗真菌药物品种有限,活性不强且具有毒副作用,另一方面是由于抗真菌药物在临床上大量应用,导致真菌耐药性的迅速发展,严重影响了药物的治疗效果。真菌感染率的不断增加、致病菌谱的不断增宽以及耐药真菌所致感染的临床严重性,促进了真菌耐药机制的研究和抗真菌活性化合物的筛选。 羽苔素E是由我院天然药化实验室从苔藓类植物地钱中提取的双联苄类化合物,初步活性筛选实验表明具有较好的抗真菌活性。本实验首先对羽苔素E(Plagiochin E)的抗真菌活性进行了评价,并测定了羽苔素E与氟康唑的联合抗真菌作用。在此基础上,观察了羽苔素E与氟康唑合用对白念珠菌耐药株的作用。并进一步对羽苔素E逆转真菌对氟康唑耐药的机制进行了研究。 一、羽苔素E抗真菌作用及与氟康唑的联合抗真菌作用的研究 羽苔素E体外抗真菌活性的测定是按美国临床标准化委员会(NCCLS)建立的真菌敏感性测定方案(M27-A)进行的,实验所用菌株为15株临床新近分离的白色念珠菌。实验结果表明,羽苔素E具有中等抗真菌活性,MIC为16μg/ml。在与氟康唑联合抗菌活性实验中,氟康唑浓度设为0.03125~4μg/ml,羽苔素E浓度设为0.5~256μg/ml。联合抗菌活性以抑菌浓度分数(fractional inhibited concentration,FIC)指数评价。实验结果表明,羽苔素E与氟康唑合用时能明显降低氟康唑和羽苔素E的用药量,显示出相加的抗真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