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固态金属加工技术是近年来金属加工技术研究的热点,通过该技术成形的零件具有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高和性能好等特点。铝合金半固态成形技术为汽车工业、航空工业所急需,而制备非树枝晶的半固态坯料和通过二次加热对合金组织的控制以得到适合触变成形的组织是半固态成形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液相线铸造法和固—液混合铸造法制备适合进行半固态成形的坯料,并研究了不同工艺对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对半固态坯料进行了不同条件下的二次加热,对二次加热后的试样进行金相观察和硬度试验,并对硬度较高、组织较好的试样进行拉伸试验,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试样的断口进行了分析。随着浇注温度的降低,所得到的试棒的显微组织从树枝晶过渡到蔷薇状晶体和球状晶并存,当浇注温度在液相线附近时初生相为较圆整的球状颗粒,而当浇注温度低于液相线温度时得到的组织中有异常长大的晶粒。在液相线附近浇注时,选用的模具对材料的显微组织没有明显影响。将经过变质处理的Al-20wt.%Si合金坯料在一定的温度下添加到液态亚共晶Al-6wt.%Si合金中,也可以有效地制备成分为Al-7wt.%Si的半固态成形用坯料,并且其硬度较高。在常规的二次加热过程中,Al-7wt.%Si合金中的初生铝相表现出了局部熔化和粗化,这是合金的显微组织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加热温度的不同,显微组织随时间的变化有一定程度的差异,但初生铝相的尺寸均随加热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变大。加强制冷却后的二次加热在590℃和600℃时显微组织变化不明显,但在610℃时有明显的变化。特别是在610℃、80μm/s条件下从冷却区进入高温区后得到的组织,其中的初生α相颗粒连成了网状,并有Si颗粒析出。并且其综合力学性能较好:硬度较高,抗拉强度σ_b=224MPa,伸长率δ=8.48%,断面收缩率Ψ=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