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的意象历经时代的变迁,呈现千姿百态,水与泥的结合体——陶瓷,作为中华不同时代文化积累的见证贯穿于中国历史中,其在容器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壶、罐、碗等水容器,作为中国陶瓷的主要器皿,成为传统陶瓷器的主体。本文试图以水意象为切入点,以陶瓷水容器为考察对象,研究水与器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就水的意象进行心理分析,并试图找寻水与中华文化的历史根源,之后以一种历史观,从中国原始艺术及古代的陶瓷水容器造型艺术入手,讨论水哲学的视觉构成与陶瓷水容器造型构成元素间的关系。一方面期望通过研究存在于传统水容器中的造型规律,了解造物艺术呈现目前面貌背后的文化因素,以发展的眼光对传统陶瓷水容器的母线结构,功能结构等进行改良。另一方面从自然环境的水中陶瓷,发掘“水”未被古人大量运用于造型的特性,进而找到可以运用到陶瓷水容器设计中的新灵感,对传统水容器进行大胆的造型突破与创新。在总结前人陶瓷水容器设计的视觉经验后,提出自己对于水容器设计的几点意见。研究水意象是丰富水容器设计语言的前提,是对“激发人们的美感的东西,必须作为一个生命活动的符号呈现出来,必须使自己成为一种与生命的基本形式相类似的逻辑形式”[1]这一命题的最好例证。研究水意象在水容器设计中的表达对当今中国的陶瓷水容器设计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