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竞技水平迅速提高,在国际大赛中多次夺得金牌。后备力量的培养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战略问题,而中学阶段是发掘与培养后备人才的关键阶段之一。本研究以影响北京市重点中学竞技健美操开展的相关因素为研究对象,以北京市部分重点中学竞技健美操教练员、运动员为调查对象。通过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北京市重点中学竞技健美操发展的现状,并分析得出北京市重点中学竞技健美操发展的影响的因素。研究结论如下: (1)北京市重点中学的竞技健美操训练以女子运动员为主,年龄大多分布在13-17岁之间,男子运动员相对较少。运动员进入竞技健美操队的方式包括:高水平特招、教师挑选入队和自我推荐。运动员选材以指标测试为主、经验为辅。 (2)现阶段北京市重点中学中的竞技健美操教练员男女比例合理,年龄分布均在20-40岁之间,运动技术水平较高,大部分为大学本科学历,学术科研能力存在不足。对健美操运动的热爱与兴趣是教练员带队的主要动机。教练员训练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3)北京市重点中学竞技健美操队的招生情况与往年相比人数总体呈平稳态势。运动员训练年限一般在为3年以上,并已获得运动员二级及以上运动技术等级。运动员加入竞技健美操队的主要动机是兴趣爱好以及提高自身竞技运动水平,“学训矛盾”问题尚未得到很好地解决。 (4)北京市重点中学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参加比赛的频率比表演频率高。比赛的性质多为学校间的比赛,社会性质的比赛多为市级比赛;有超过一半的运动员表示不参加表演,偶尔参加表演也是以公益性的表演为主。 (5)北京市竞技健美操后备人才管理机构相对较完善。中学教学训练经费并不十分充裕,场地设施等训练条件有待提高。学生自身对自己的社会地位以及毕业后的学习、就业前景等持不乐观的心态,考取普通大学仍是大部分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努力方向。 (6)北京市重点中学竞技健美操发展现状与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北京市社会环境、重点中学的学校管理以及竞技健美操教练员业务水平等。其中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大众对体育运动的关注度及认识、人们对竞技健美操运动项目的认识、运动员中学毕业后的输送渠道;学校管理包括:运动训练与文化学习关系的处理以及训练经费、场地设施等物质保障情况;竞技健美操教练员业务水平主要包括:教练员队伍呈现年轻化趋势、教练员专业技术水平和教练员学历以及科研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