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理空间视角是地理学观察、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角度,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为人们提出、识别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为人们对地理事象的评价提供了参考框架。目前,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基础地理教育关注的热点。但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空间视角培养在课堂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由于部分地理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意识不强,方式方法不得当,使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尚未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因此,明确高中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内容及培养基准,探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现实状况,据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空间视角培养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相关对策,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地理空间视角的内涵及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思维路径”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引领价值。文章根据对中学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空间视角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策略中,结合案例分析进行阐释。文章还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作用、价值及运用策略,从理论到实践上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路径。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正文部分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主体,全文遵循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绪论部分从空间视角培养的重要价值及意义、目前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等方面阐释了该研究的背景,明确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提出了研究内容、研究问题和目标,并阐释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正文部分首先从地理空间、空间视角、地理视角和地理空间视角等研究成果着手,系统的梳理了地理空间视角内涵,归纳了国内外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并结合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2.3)的内容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重点领域和内容作了具体分析。文章认为,高中阶段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应该主要从“空间现象”的角度、“空间联系”的角度和“空间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具体来说,空间现象涵盖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内容,而空间联系内容包含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因果联系和“人”、“地”关系等具体内容,地理空间过程主要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特征。全文以此为三个基本维度,提出了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思维路径”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并以上述三个维度为基本方向,对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成效,实现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培养和教育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和功能,并阐释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空间视角的具体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并对相关策略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结论与展望部分,概括了本研究在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的界定、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具体策略、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研究的结论。同时,对该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