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及经验研究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i02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理解、所接受,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指导人们的日常实践活动。当前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彼此交融,我国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大力度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当前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五四时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活跃时期,受新思想、新文化熏陶的先进青年们在反复比较探索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积极投身于宣传活动中,用实际行动指引更多的人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论文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及经验研究”作为选题,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始同我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回归历史本真,力求客观真实地还原历史;运用历史分析法对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进行分类论述,深挖某个历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情况,探索传播过程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内容;运用经验总结法,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出发,归纳出传播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借鉴丰富的历史经验,改进其不足之处。在新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要做到立足国情,紧扣百姓关注的利益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化,使得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和多变性明显增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如何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进一步巩固主流思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再结合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经验,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开辟新阵地,成为当前我国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其他文献
论述高校图书馆要从实际出发,依托本校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建设,结合本校的地理优势,积极走行业联合之路,建设特色馆藏,更要重视特色馆藏的数字化建设,重视图书馆人才队伍建设。
我国电子政务系统结构耦合紧,动态随需应变能力差,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提出按需搭建的新EG系统总体框架,深入研究面向服务的宏观按需搭建(Macro-BOD)和面向流程的微
<正>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四研究院(下简称航天四院)——成立于1962年,主要承担我国战略、战术导弹和宇航工程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试验以及在该领域内的重大预先
信息传递在各行各业皆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旅游业顺利运行的保障之一。通过旅游供应链的信息流分析,找出旅游供应链中信息相关的要素,使信息流带动服务流,让旅游企业整合各类信
目的调查我院外科病房住院患者的营养风险及营养支持的现状,规范外科营养支持。方法应用欧洲肠外肠内营养学会于2002年推出住院患者的营养评定指南(NSR2002),连续收集在我院
言论自由作为一种思想理念在任何一个社会阶段都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及价值。言论自由内涵中自由包容、督促共进的因素对于掘取个人智慧以及推动社会共同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基础
中国人权观念滥觞于19世纪80年代后期,起初并没有逃脱儒家伦理的窠臼。最早阐述人权观念的论者在论证人权问题时仍旧采用道德论证方式,以“天”、“实理”等道德范畴为出发点,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