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生活、面向大众的科学理论,这一理论只有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所理解、所接受,才能转化为强大的精神力量,从而指导人们的日常实践活动。当前世界范围的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彼此交融,我国社会思想多元、多样、多变特征更加明显,中国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面临新的挑战。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加大力度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努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既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必然性,也是当前我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任务。五四时期是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活跃时期,受新思想、新文化熏陶的先进青年们在反复比较探索后,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他们积极投身于宣传活动中,用实际行动指引更多的人学习和接受马克思主义。论文将“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实践及经验研究”作为选题,是因为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开始同我国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在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同时,不断实现自我更新,在马克思主义传播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五四时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实践活动进行深入探讨。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回归历史本真,力求客观真实地还原历史;运用历史分析法对传播主体和传播方式进行分类论述,深挖某个历史阶段的马克思主义传播情况,探索传播过程中有普遍意义的规律性内容;运用经验总结法,从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特征和理论品质出发,归纳出传播实践活动中的一些成功经验和不足之处,并借鉴丰富的历史经验,改进其不足之处。在新时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时,要做到立足国情,紧扣百姓关注的利益问题,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发展。经济全球化和利益格局的调整,带来了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化,使得社会思想意识日益活跃,人们思想活动的选择性和多变性明显增强,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有所滋长,如何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进一步巩固主流思想,是我们面临的艰巨任务。如何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历史进程,再结合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实践经验,为当代马克思主义传播开辟新阵地,成为当前我国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