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和目的 昆虫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种群,分布广泛,种类繁多,历史久远,昆虫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免疫系统。昆虫不具有高等动物那样高度专一的免疫系统,但是在感染细菌或者其它物理、化学方法的诱导下,昆虫血淋巴中可以快速地生成免疫活性物质。昆虫血淋巴中的这些活性物质主要包括多种抗菌肽、溶菌酶、凝集素等。抗菌肽是昆虫血淋巴中重要的活性物质。昆虫血淋巴中的抗菌肽不仅对多种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具有杀伤和抑制作用,还对多种癌细胞具有抗癌作用,而且大部分抗菌肽对人体是比较安全的。蝇体内血淋巴的抗癌作用是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已经从果蝇(Drosophila)、棕尾别麻蝇(Boettcherisca peregrinas)、丝光绿蝇(Lucilia sericatas)等血淋巴中分离出了多种抗癌作用的抗菌肽及其它活性物质。 肝癌是世界上流行最广泛的10种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高,全世界每年约26万新发病人,其中大约42.5%发生在我国。肝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肝癌死亡率占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在肝癌的治疗方法中,化学药物治疗目前仍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目前肝癌的药物治疗效果不十分满意,还存在着较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是肝癌化疗药物的发展方向之一。 家蝇(Musca domestica)是当前开发研究的重要昆虫资源。目前已经采用了一些方法诱导家蝇产生血淋巴,并研究表明家蝇体内的血淋巴对某些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有杀伤抑制作用,但是未见家蝇血淋巴抗肝癌作用的报道。 因此,本实验的目的就是在诱导家蝇幼虫产生抗肝癌活性的血淋巴的基础上,初步研究血淋巴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机制,血淋巴对胰蛋白酶的敏感性以及对热、酸、碱环境的稳定性,血淋巴与顺铂联合作用的效应,从而为下一步开发新的肝癌化疗药物打下基础。 方法 人工饲养家蝇,收集三日龄幼虫,60Co γ射线照射家蝇幼虫,提取家蝇幼虫血淋巴,同时提取未诱导的家蝇三日龄幼虫的血淋巴,分别制成干冻粉。郑州大学2004届硕士论文家蝇幼虫血淋巴对肝癌细胞体外抑制作用的实验研究用M竹法比较两者sm岁mL,作用sMMC一7721细胞24h的抑制率。M竹法测定诱导的家蝇幼虫血淋巴干冻粉1.25mg/mL、2.5m岁mL、sm岁mL分别作用sMMc一7721细胞12h、24h、48h的抑制率。扫描电镜观察sm留mL家蝇幼虫血淋巴干冻粉作用SMMC一7721细胞24h前后超微结构的变化,并用透射电镜进一步观察作用SMMC一7721细胞后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测定血淋巴干冻粉i.25mg/mL、 2.smg/mL作用sMMC一7721细胞24h后,细胞周期的变化。将smg/inL家蝇幼虫血淋巴经过不同的pH值(pH为2、4、6、8、10)处理,o.lm留inL、0.01m岁mL的胰蛋白酶处理及加热90℃后,MTT法比较血淋巴干冻粉抑制率的变化。联合运用lm留L顺铂和2.5m创mL血淋巴干冻粉,M竹法比较对SMMC一7721细胞的抑制率的变化。 结果1.诱导的家蝇幼虫血淋巴对SMMC一772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高于未诱导的血淋巴切<0.01)。2.家蝇幼虫血淋巴对SMMc一7721细胞抑制率随浓度或时间增加而增加(p<0.01)。3.正常形态的SMMC一7721细胞细胞膜完整,家蝇幼虫血淋巴作用SMMC一7721细胞后细胞膜上出现小孔洞,线粒体水肿,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游离的核糖体减少。4.家蝇幼虫血淋巴作用SMMC一7721后,S期的细胞明显下降(p<0.01),GO/GI期的细胞明显增加争<0.01),G洲M期的细胞变化不明显勿>.01)。5.家蝇幼虫血淋巴经90℃20min处理,0.01mg/mLo.lm留mL的胰蛋白酶处理后,作用SMMC一7721细胞24h的抑制率变化不明显(p>0.01);在pH值为6、8、10的环境中处理后的抑制率变化不明显(p>0.01);在pH值为2、4的环境中处理后的抑制率明显下降切<0.01)。6.家蝇幼虫血淋巴与顺铂合用,对sMMC一7721细胞的抑制率明显增加咖<0.01)。 结论1.本实验首次证明了 60coy射线诱导家蝇幼虫产生的血淋巴对肝癌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呈现时间和浓度依赖性。2.家蝇幼虫血淋巴可以作用肝癌细胞的细胞膜,使细胞膜的通透性增高,抑制肝癌细胞线粒体的能量合成。3.家蝇幼虫血淋巴主要作用S期的肝癌细胞,使细胞阻滞于G丫Gl期,阻止肝癌细胞从GO/G,期进入到S期,使DNA的合成受到抑制。4.家蝇幼虫血淋巴抗肝癌的活性较稳定,对热、碱、胰蛋白酶耐受性强。5.家蝇幼虫血淋巴与顺铂合用可以加强顺铂对肝癌细胞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