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国家在国际竞争中国力的具体体现,德国提出“工业4.0”和“互联工厂”战略,美国提出“再工业化”战略,以及日韩等国的制造业转型,更加凸显了制造业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此发展环境下,我国印发《中国制造2025》,旨在提高我国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强化制造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最终实现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制造业作为我国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近年来人口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经济环境的低迷,制造企业核心能力不足、产能过剩以及缺乏品牌建设的问题逐步凸显,依靠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模式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制造业。此外,追求短期利益,没有长远而具体的发展规划是中国多数制造企业的通病,这使得企业生存能力薄弱,寿命较短。为制造企业设计相应发展路径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提升我国制造业竞争力的首要问题。但在目前的研究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设计常常忽视理论基础,对于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路径缺乏区分研究。因此,设计具有针对性的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研究价值。本文首先对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概念、影响因素以及发展路径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在界定我国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内涵的基础上,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进行筛选,进而归纳为企业发展驱动力,引入量子物理中的能级跃迁理论阐述制造企业发展驱动力与能量吸收的作用关系,揭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升级跃迁的条件和规律;其次根据企业发展驱动力确定企业类型,由此不同,设计基于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技术创新型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基于市场价值和战略布局的商业模式型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以及基于网络关系和生产运作的资源利用型制造企业可持续发展路径,并分别给出路径适用条件、支撑要素及具体路径实现内容;再次,基于能量源对制造企业的路径选择进行研究,根据能量源分析及典型企业发展信息的提取形成特征表,对企业进行归类,通过定性比较分析方法确定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的主导前因组态,为制造企业的路径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最后以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现状并对可持续发展路径的选择以及实施进行应用研究,旨在为我国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