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犯罪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gcong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算机网络的迅速发展大大推进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丰富了我们的社会生活,成为可以创造财富的生产力。计算机犯罪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而出现的一种新的犯罪形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犯罪分子会借助高智能、无现场、低风险及难防控等特性采取一切手段实施各种网络犯罪。因此,加强该类犯罪基础理论研究,完善相关立法,可以有效的打击该类犯罪,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已成为计算机应用中非常紧迫的问题,为此,要不断健全反计算机犯罪的法律法规,惩治各种网络犯罪分子,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震撼犯罪分子的各种犯罪欲望,减少网络犯罪的发生,净化和完善互联网环境,以保障我国计算机网络领域的长治久安。本文试图从当前计算机犯罪的特点、研究方向、侦查技术手段、电子证据理论、防范对抗策略等角度出发,并结合我国现行刑事法律和司法实践的特点,提出了防范计算机犯罪的构想和思路。第一部分对计算机犯罪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二部分计算机犯罪概述:(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特点;(二)计算机犯罪研究的指导思想和方向。指出计算机犯罪是“因行为人的主观罪过,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网络以及系统的正常运行状态)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造成危害;或者以计算机为工具,应用计算机技术和知识实施触犯了刑事法律规范而应受到处罚的行为。”第三部分我国刑法中规定的计算机犯罪的表现形式。对我国刑法中关于计算机犯罪的规定进行了简要的总结分析,尤其对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进行了分析,笔者不赞同有些学者提出的应当把本罪所保护的对象作适当的扩大,即凡是侵入涉及到商业秘密、个人隐私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都构成本罪。第四部分我国刑法关于计算机犯罪立法存在的缺憾。面对目前计算机犯罪的各种表现和特点,对我国刑法中关于计算机犯罪中规定的有关犯罪主体、刑罚设置、量刑、构成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五部分计算机犯罪司法实践问题探索。论述了在打击计算机犯罪司法实践中的侦查主体、计算机犯罪现场的保护和证据的保全、计算机犯罪现场勘查与线索追踪、计算机犯罪的秘密侦查手段以及计算机犯罪的证据,指出了如何将犯罪者留在计算机中的“痕迹”作为有效的诉讼证据是打击计算机犯罪的关键。第六部分计算机犯罪的防范与对抗策略。论述了防范和打击计算机犯罪需要整个社会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从技术、法律、管理角度以及道德教育出发,以减少计算机犯罪的发生。
其他文献
<正>"三会一课"(支委会、支部大会、党小组会、党课)活动是我党经过长期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组织生活制度。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企业党组织的"三会一课"活动也面临着新机
家具是伴随着建筑而产生的,两者互相影响,共同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明清家具作为我国艺术史上的瑰宝,在世界上享誉盛名。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建筑形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明
风险管理对于银行业来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本质上来说,银行业就是经营风险的行业。近几年来,随着金融服务不断全球化,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业务范围的扩张,银行机构由于系统或
本文运用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对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的中篇小说《黑氏》与英国著名作家托马斯·哈代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创作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进行对比研究。《黑氏》
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的新生代农民工已经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和主力军,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维护我国政治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
电影字幕的翻译质量极大程度地影响着人们对原版电影的理解与欣赏,而电影字幕中影射的翻译更是不能忽视。影射是极富社会背景和浓厚文化色彩的文化专属词语,如何有效传递这些
<正>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完善师德考核机制,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
<正>包括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在内,周海江的社会兼职有十几项,获得的奖项、荣誉更是数不胜数,但在他名片上排在最前面的头衔,始终是红豆集团党委书记。2012年10月,中组部向全国
概述生态空间理论的若干主要方面:尺度、空间格局、景观异质性、镶嵌与生态交错带以及干扰与景观动态等。生态空间理论是景观评价、管理和生态规划的重要基础,对于区域可持续发
<正>目前,中国手机用户达12.56亿、网民6.32亿,是名副其实的新媒体大国。做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面对这一庞大的网络受众群体。近期,由中国文明网牵头策划的"五网联盟"共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