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际教育作为一种新兴的教育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尤其是随着“留学热”的日益升温,许多家长和学生对国际教育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特别是素有“国际教育领跑者”的IB课程。笔者有幸接触一批从公立学校体制转入IBDP项目的中国学生,却惊奇地发现,三年不一样的教育塑造出了一批全新的人,这引起了笔者的好奇。在这三年里,这一群体到底经历了什么?他们又是怎样成为一个全新的人?基于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方法,以IBDP学生的成长为研究主题,通过个案访谈和参与式观察法,选取了两位较为典型的个案,以探究他们的成长历程、内容和方式以及影响他们成长的相关因素。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导论,主要包括研究缘起、研究设计、研究意义、关键概念界定以及相关文献综述这五个部分。第二、三章分别是小歆和小澳两位案主的案例呈现和分析。在这两章中,笔者通过故事的叙述分析概括出两位案主成长的历程和阶段以及每一阶段所遇到的关键主题和危机,同时探讨他们成长的内容、方式和相关因素。第四章是跨个案分析。笔者根据以上两个案例,以及笔者访谈所得的其他资料在宏观上抽离出IBDP群体成长的阶段、内容、方式和相关因素。最后一章是结论与反思。本研究发现:IBDP群体成长的一般方向是成为独立自主的探究者,先后经历了适应准备期、探索发展期以及成熟飞跃期;成长的内容是以能力为主体,指向自主发展的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以及学会交往;成长的方式是以自主发展为核心的主动学习;成长的四大相关因素:教育的导向、自我的特性、集体的影响以及环境的支持。针对此研究结论,笔者对中国IBDP教育以及我国高中教育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