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口译教学现状的观察与思考

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ve123ni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是一种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在另一种语言中的即时再现。口译与笔译虽然同属翻译工作,都是人们所表达的思想从一种语言转化到另一种语言的过程,并且都是一个从理解到表达的过程,在口译中笔译的一些主要技巧也可以适用,但口、笔译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语言转换,因此两者各有其方法和特点。随着我国加入WTO,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涉外活动与日俱增,各行各业对口译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规格和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口译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就成了口译课教师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口译课是一门专门技能训练课,是英语专业一门对于语言、文化知识和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要求很高的综合性课程。口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传授相关理论知识和教授学生口译技巧,以培养学生口译技能。相对于笔译课,我国的口译课开设较晚,这方面的研究也相对较少。目前,我国高校中的英语院系大多已开设了口译课,但缺乏统一的规范化管理,主要体现在:没有统编教材、开设时间和周期不统一、学生缺乏实践机会、先进的教学手段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口译课不是低年级口语练习的继续,也不是书面文章的口头表达,更不是检查背诵。释意派理论认为,口译教学是训练学生通过分析、综合、推理和联想等方法在听辨原语语音的同时,借助主题和认知知识进行分析、综合、推理,达到正确理解听到的信息,并利用笔记帮助记忆理解的意义,在讲话人完成一段讲话后,准确、完整地用译入语表达原语信息。口译课不是语言学习,是在大量实践中认识口译的性质、对象、程序、原则、方法,并初步掌握口译技能。刘和平教授在深入研究了释意派口笔译理论及进行了大量实践后,提出了技能化训练的口译教学大纲。本文第三章对大纲的适用对象、教学目标以及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在第四章就基本阶段训练、口译笔记能力训练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释意派的理论更多应用于专业译员的培训,因此较普通高校的口译课有着更高的要求,加之其中大部分的对译是汉法互译,因此如何在高校中开展口译教学,尤其英汉口译训练就成了笔者的研究目标。毫无疑问,口译教学应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在众多的口译理论中,笔者认为应给学生介绍口译的特点、对口译人员的特殊要求、口译过程、口译标准、直译与意译的应用等理论,以使学生对口译的特点及要求有个全面的了解。技能训练应集中在学生听力、记忆力、重述能力、译前准备等方面。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但普遍认为译员的记忆力要“好”于常人,为什么呢,是因为他们在经过了训练后,记的是“意义”而非语言形式。口译是跨语言、跨文化交际,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在口译时注意处理交流中的文化因素,可以采用文化和谐策略、解释、移译、音译或不译等策略保证跨文化交流的畅通、和谐。不同语体有不同的特点,因此教师要安排不同的语体给学生,训练他们根据不同的语体采用不同方式,重点区分地进行翻译。口译课的评估,可以使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使教师对学生的整体和个体情况有个了解,并据此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笔者还对教材的选择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令人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口译,更多的人投身于口译及口译教学中。因此可以预测,我国的口译教学会有更快的发展,必将迎来更多成就。真诚希望笔者的一些建议能为我国的口译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其他文献
振动固井可以提高固井质量,水力振动工具是振动固井的核心装备。分析了现有水力振动工具压力波发生的原理和水击波发生器的原理,结果表明:自振荡喷嘴在外来扰动的作用下,喷嘴内壁
随着PCB技术的迅猛发展,其层数不断增加,内层芯板厚度越来越薄,这对制造过程中涨缩和介厚均匀性的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B系统和C系统两种层压机加热和加压方式的不同,
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农村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而这种影响也必然会导致农村社会多方面的变异,其中自然也包括语言的变异。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李村村民的语音、
从认知的角度研究语义模糊不仅有助于开拓模糊语言学研究的新视角,而且有助于人类认识自身的心智问题。认知语言学关心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是范畴化的性质。然而,对语义模糊性的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异化劳动”概念在马克思哲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是马克思以其实践唯物主义的精神特质吸收、整合、批判、改造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
在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及新工艺得以应用,而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就是其中比较重要的一种。在新型干法水泥生产技术应用
福建佛教建筑是中国汉地佛教建筑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一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非常丰厚的成果,但在空间及结构方面仍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和完善。本论文正是以此为研究对象,对福建佛教
隐喻在两千多年的传统里被认为是语言问题,因而吸引了众多修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亚里士多德的观点“隐喻是把属于其它事物的名称赋予某物”(源自利可,1975:13)长期以来统治着西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养生行业正悄然崛起,尤其是在中国温泉资源丰富的少数地区,温泉养生旅游这一新兴产业悄然崛起。发展温泉养生文化旅游,主要是借鉴日本的
近段时间来,随着互联网、数字技术、信息技术等的发展,新媒体技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其已经将传媒产业于网络经济实现了完美对接,应用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人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