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会保障问题是国家最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之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呈现二元化特征,即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社会存在的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经济形态,在农村主要是以土地作为农民生存保障的基础,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事业有别于城镇,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也应有别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的所有问题当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非常突出的问题,它关系到广大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社会稳定与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在众多的化解矛盾与调整利益的机制中,社会保障是协调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制度。无论是在追求和谐社会过程中还是未来的和谐社会,社会保障无疑都是实现和谐的基础性的平衡稳定机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保障体系的有机构成,大力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维护农民利益,保持社会稳定,促进农村和谐社会的形成,都具有重要意义,而我国至今日还未曾建立起有效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几十年来,我国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对于保障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维护农村的稳定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同时我们也应清醒的看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还比较薄弱,中国的大多数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最低生活保障等项目齐全的城市社会保障,而大多数农民却只能生活在项目残缺的农村社会保障下,独自承担着巨大的风险。随着社会的变迁,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以及我国加入WTO,使得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暴露出许多急待解决得问题。本文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对策,同时也为构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