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朝鲜苍术、关苍术、北苍术、茅苍术、白术健脾和抗风湿的研究,明确五种“术”类的药效差异;通过代谢组学技术,找出大鼠血浆中脾气虚、脾阳虚和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生物标志物,并分析五种“术”类对相关生物标志物影响的异同。从药效学和代谢组学的角度阐释五种“术”类的健脾及抗风湿机制,为关苍术和朝鲜苍术的合理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材料与方法:1.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参苓白术散)组、朝鲜苍术组、关苍术组、茅苍术组、北苍术组和白术组,采用饮食不节加力竭游泳的方法造成大鼠脾气虚模型。造模完成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它6组分别给予参苓白术散、朝鲜苍术、关苍术、茅苍术、北苍术和白术混悬液治疗。考察造模前后大鼠的体重、肛温、免疫器官系数以及行为状态变化情况,并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与消化道炎症有关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免疫球蛋白G(Ig G),与消化系统有关的胃动素(MTL)、胃泌素(GAS)、淀粉酶(AMS)、琥珀酸脱氢酶(SDH),与抗氧化酶促系统有关的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等生化指标的含量,比较各组间含量差异。采用UPLC-Q-TOF-MS建立大鼠血浆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结合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分析方法寻找脾气虚大鼠机体相关生物标志物,归纳代谢通路,并对比五种“术”类对脾气虚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调节作用。2.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药(平胃散)组、朝鲜苍术组、关苍术组、茅苍术组、北苍术组和白术组,采用饮食不节合并劳累过度,苦寒泻下的方法造成大鼠脾阳虚模型。造模完成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它6组分别给予平胃散、朝鲜苍术、关苍术、茅苍术、北苍术和白术混悬液治疗。考察造模前后大鼠的体重、肛温、免疫器官系数以及行为状态变化情况,并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与消化系统有关的生长抑素(SS)、淀粉酶(AMS)、D-木糖、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胰蛋白酶(TRY),与消化道炎症有关的免疫球蛋白G(Ig G)、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肠道水液代谢有关的Na+-K+-ATP酶(Na+-K+-ATPase)、水通道蛋白3(AQP3)和水通道蛋白8(AQP8)等生化指标的含量,比较各组间含量差异。采用UPLC-Q-TOF-MS建立大鼠血浆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结合OPLS-DA分析方法寻找脾阳虚大鼠机体相关生物标志物,归纳代谢通路,并对比五种“术”类对脾阳虚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调节作用。3.将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雷公藤多苷组、朝鲜苍术组、关苍术组、茅苍术组、北苍术组和白术组,采用注射弗氏完全佐剂造成大鼠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完成后除空白组和模型组外,其它7组分别给予甲氨蝶呤、雷公藤多苷、朝鲜苍术、关苍术、茅苍术、北苍术和白术混悬液治疗。考察各组大鼠的体重、足肿胀度、关节炎指数以及免疫器官系数等变化情况,并选用酶联免疫分析法(ELISA)测定各组大鼠生化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关节炎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CCP)、白细胞介素-1β(IL-1β)、核转录因子-κB(NF-κB)、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比较各组间含量差异。采用UPLC-Q-TOF-MS建立大鼠血浆样品总离子流色谱图,结合OPLS-DA分析方法寻找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机体相关生物标志物,归纳代谢通路,并对比五种“术”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生物标志物的调节作用。结果:1.五种“术”类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脾气虚大鼠体内Ig G、TNF-α、IL-6和MDA含量,升高脾气虚大鼠体内IFN-γ、AMS、MTL、GAS、SDH、GSH-PX、CAT和SOD的含量。在消除消化道炎症方面,北苍术和茅苍术作用较好;在调节消化系统方面,关苍术和茅苍术疗效较好且相似。在调节抗氧化酶促系统方面,朝鲜苍术和北苍术疗效较好且相似。脾气虚大鼠机体花生四烯酸、尿嘧啶、胆酸等小分子物质代谢紊乱,直接影响了甘油磷脂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原代胆汁酸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导致大鼠机体能量供应不足、抗氧化活性降低、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五种“术”类给药干预后,脾气虚模型大鼠的血浆代谢谱轨迹有向空白组移动的趋势,大部分代谢通路趋于正常。其中朝鲜苍术和北苍术在花生四烯酸代谢和原代胆汁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干预回调作用较好且相似,白术对其中牛磺胆酸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较强。而关苍术和茅苍术的作用机制较相似,在甘油磷脂代谢、类固醇生物合成和嘧啶代谢途径中发挥较好的作用。2.五种“术”类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脾阳虚大鼠体内TNF-α、IL-6、Ig G和SS含量,升高脾阳虚大鼠体内AMS、D-木糖、MTL、GAS、TRY、AQP3、AQP8和Na+-K+-ATP酶的含量。在调节消化系统方面,朝鲜苍术和北苍术调节作用较好且相似。在消除消化道炎症方面,关苍术和茅苍术调节作用较好且相似。在调节水液代谢方面,北苍术、朝鲜苍术和白术比其他两种疗效更好。脾阳虚大鼠机体亚油酸、花生四烯酸和维生素A等小分子物质代谢紊乱,直接影响了亚油酸代谢、花生四烯酸代谢和视黄醇代谢等代谢通路,导致大鼠机体能量供应不足、免疫功能下降、腹泻便溏等症状。五种“术”类给药干预后,脾阳虚模型大鼠的血浆代谢谱轨迹有向空白组移动的趋势,大部分代谢通路趋于正常。其中朝鲜苍术和北苍术在视黄醇代谢、甘油磷脂代谢等途径中的干预回调作用较好且相似。而关苍术和茅苍术相似,在半乳糖代谢途径中干预回调作用较好。白术对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较强。3.五种“术”类均能不同程度的降低佐剂型关节炎大鼠血浆IL-6、IL-1β、PGE2和NF-κB水平,其中白术调节作用相对较弱。北苍术、茅苍术、朝鲜苍术和关苍术可显著降低TNF-α含量,其中关苍术和茅苍术调节作用较好且相似。北苍术和朝鲜苍术可显著降低关节炎大鼠血浆RF水平,朝鲜苍术、茅苍术和关苍术可显著降低anti-CCP水平,即朝鲜苍术和北苍术调节作用相似。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机体11-脱氧皮质醇、牛磺胆酸等小分子物质代谢紊乱,直接影响了原代胆汁酸生物合成和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导致大鼠机体免疫功能下降等症状。五种“术”类给药干预后,类风湿性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血浆代谢谱轨迹有向空白组移动的趋势,大部分代谢通路趋于正常。其中朝鲜苍术和北苍术调节作用相似,而关苍术和茅苍术调节作用相似。白术则几乎无干预回调作用。结论:1.五种“术”类均对脾气虚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朝鲜苍术和北苍术的治疗机制和对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基本一致,而关苍术的治疗机制和对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更接近茅苍术。2.五种“术”类均对脾阳虚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朝鲜苍术的治疗机制和对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基本与北苍术一致,而关苍术治疗机制和对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更接近茅苍术,且治疗效果相对较弱。3.北苍术、茅苍术、朝鲜苍术和关苍术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大鼠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朝鲜苍术治疗效果最好且对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更接近北苍术,而关苍术的治疗机制和对生物标志物的干预回调作用更接近茅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