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食管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为取得更佳的手术疗效,近年来大多数学者主张增加食管切除长度,行高位胃食管吻合。随着高位吻合的增加,胃排空障碍已成为术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为预防胃排空障碍的发生,多采用幽门成形或幽门肌层切开术,但这两种方法有可能导致倾倒综合征和十二指肠胃反流。有学者在贲门癌术中附加幽门括约肌捏断,并研究证实其既能促进术后胃排空又不增加十二指肠胃反流。也有学者在食管癌术中应用该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尚未见深入研究报告。因此,研究幽门括约肌捏断对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高位吻合术后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①观察幽门括约肌捏断对去迷走神经犬幽门压力的影响及犬幽门括约肌捏断的局部损伤、愈合情况,探讨幽门括约肌捏断对胃排空和十二指肠胃反流影响的可能机制。②观察幽门括约肌捏断对食管癌切除胃食管高位吻合幽门压力和术后胃排空功能、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影响,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动物实验:10条犬行膈肌下双侧迷走神经干切断,建立去迷走神经胃排空延迟模型。测8条犬的幽门基线压、去迷走神经后、幽门括约肌捏断后及愈合后(14天后)幽门压。另2条犬在迷走神经干切断及幽门括约肌捏断后即取捏断处标本,观察损伤情况。幽门括约肌捏断后第14天测愈合后幽门压力后,8条犬中随机取2条犬幽门捏断处标本,观察愈合情况。临床研究:①幽门压力测定:28例食管癌,胃游离前标定幽门基线压,分别测定胃食管高位吻合后、幽门括约肌捏断后幽门压。②胃液总胆汁酸含量测定:无十二指肠胃反流的非消化道疾病住院患者(对照组)9例,未附加幽门括约肌捏断者(未捏断组)13例,附加捏断者(捏断组)18例,术后第5日测胃液总胆汁酸,对比组间差异。③放射性核素胃排空试验:无胃十二指肠疾病志愿者(对照组)3例,未附加括约肌捏断者(未捏断组)5例,附加捏断者(捏断组)5例,术后14-18天行放射性核素胃排空实验,比较半量胃排空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