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cDNA的克隆、序列分析及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来源 :河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20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昆虫能够感受空气中的挥发性物质,并依此作为寻偶、觅食和寻找产卵场所的信息。而昆虫触角感受器中的气味结合蛋白被认为是运输气味分子至嗅觉的受体,是昆虫专一性识别外界气味物质的第一步生化反应,对于昆虫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具有重要意义。该论文开展了烟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基因的克隆和表达研究。 根据已发表的其它昆虫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利用RT-PCR技术扩增了编码烟夜蛾雌雄虫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的cDNA片断,并通过TA克隆的方法将其克隆至pGEM-T Easy载体(GenBank登录号为AY351670),获得了GOBP2基因成熟蛋白阅读框序列。将目的片断和原核表达载体pET-30a(+)经双酶BamHI/XhoI酶切重组到表达型质粒中,并转化入原核细胞中表达。序列测定结果表明,烟夜蛾触角普通气味结合蛋白基因的成熟蛋白阅读框全长489bp,编码162个氨基酸残基,预测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18.2kDa和5.3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已报道的10种昆虫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高度同源(74%~99%),并具有气味结合蛋白的典型特征。其中与谷实夜蛾的同源性最高,11种昆虫GOBP2氨基酸的相似程度与这11种昆虫的亲缘关系并不完全一致。SDS-PAGE和Western印迹分析表明,经IPTG诱导,GOBP2基因能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表达,电泳检测到一条约23kDa大小的外源蛋白,与预测的融合蛋白分子量大小相应。 本研究将烟夜蛾普通气味结合蛋白2基因整合入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得到的重组蛋白在其N-端融合有His·Tag纯化标记,为下一步获得大量GOBPZ重组蛋白,研究GOBPZ蛋白的结构及配体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南方黑条矮缩病是水稻生产中发生较为严重的病毒病。本论文采用田问试验方法,鉴定了安徽省主栽水稻品种对2种病害的抗性,探索了水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和南方
本文从寄生蜂和寄主的形态特征分析入手,对膜翅目寄生蜂的寄主适应性与形态分化的关系及产卵器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并以具有代表性的3种寄生蜂—棉铃虫齿唇姬蜂Campoletis ch
本文研究了山西省忻州、晋中、运城地区苹果黄蚜(Aphis citricola von der Goot)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并通过增效剂增效作用和生物化学离体酶系的研究,初步探索了苹果黄蚜的
水稻矮缩病毒(Rice Dwarf Virus,RDV)基因组由12条dsRNA组成,其中6个基因编码结构蛋白,6个基因编码非结构蛋白。S6和SS6是运动蛋白,S11是非特异性的核酸结合蛋白,并初步定位了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