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胃癌作为人类消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有着起病隐匿、转移早、病死率高的特点,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虽然随着胃癌根治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化疗药物的合理应用,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所提高,但我国患者多为进展期胃癌,其转移和复发率仍高居不下,其中腹膜转移是导致进展期胃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胃癌治疗中的重点与难点。胃癌腹膜转移是多种理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表明趋化因子作为一种能够趋化细胞移动的小分子蛋白多肽,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疾病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中CXCL12/CXCR4生物学轴被证实与多种肿瘤有关,一直以来CXCR4被认为是CXCL12的唯一受体,然而CXCR7的发现不仅颠覆了CXCR4与CXCL12特异性结合这一观点,并且其迅速成为肿瘤研究领域的另一热点,被认为与多种肿瘤有关。同时,大量研究表明另一趋化因子受体CCR5,在乳腺癌、直肠癌等多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中也起到重要作用。目的:通过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趋化因子受体CXCR7、CCR5在胃癌癌旁正常组织、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比较胃癌腹膜转移患者和非腹膜转移患者原发灶中CXCR7、CCR5的表达情况,探讨CXCR7、CCR5与胃癌进展及腹膜转移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11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胃癌切除患者中,胃癌腹膜转移标本43例,要求有原发灶和转移灶,随机选取同期无腹膜转移胃癌标本50例为对照组,所选病例在手术前都未行放化疗。标本行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后S-P免疫组化法测定趋化因子受体CXCR7、CCR5在不同组织的表达情况。单变量分析腹膜转移灶中CXCR7、CCR5的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胃癌细胞胞浆和胞膜是趋化因子受体CXCR7、CCR5的主要表达部位。在43例腹膜转移的病例中,CXCR7在癌旁组织、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9.3%,74.4%,93%,三种组织中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CCR5在癌旁组织、胃癌原发灶、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率分别为:27.9%,81.4%,88.4%;CCR5在癌旁粘膜组织中的表达分别与原发灶和转移灶的表达相比,有显著差异性(p<0.05),CCR5在腹膜转移灶与原发灶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50例胃癌无腹膜转移者原发灶中CXCR7、CCR5的表达率分别为:32%、60%。发生腹膜转移(P1组)和未发生腹膜转移(P0组)胃癌原发灶之间CXCR7、CCR5的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单变量分析CXCR7、CCR5在胃癌腹膜转移灶的表达情况与各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 CXCR7在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淋巴转移均无相关性(p>0.05);CCR5在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分化程度相关(p<0.05),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及肿瘤大小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提示:原发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原发灶中CXCR7的表达是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胃癌腹膜转移组与未发生腹膜转移组临床病例参数间的比较得出,二者在肿瘤大小、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方面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年龄、性别、肿瘤部位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CXCR7主要表达于胃癌原发灶和腹膜转移灶中癌细胞的胞浆和胞膜包浆上,而在癌旁正常粘膜组织仅少量表达,三者间CXCR7的表达有显著差异,其中腹膜转移灶中阳性表达率最高。CXCR7在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浸润深度、分化程度相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CCR5同样高表达于胃癌原发灶和腹膜转移灶的癌细胞胞膜和胞浆上,癌旁组织为少量表达,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率都明显高于癌旁粘膜组织,有显著差异,但二者之间的表达无明显差异性,CCR5在腹膜转移灶中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淋巴转移、分化程度相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肿瘤部位、肿瘤大小无相关性。发生腹膜转移患者原发灶中CXCR7和CCR5的表达都明显高于未发生腹膜转移者。这些都提示趋化因子受体CXCR7、CCR5可能具有促进胃癌进展和转移的作用,尤其CXCR7作为胃癌腹膜转移的危险因素之一,可能促进了胃癌腹膜转移的发生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