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幸福,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古至今,哲学家、伦理学家、心理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就从不同学科,对幸福问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索与研究,并且形成了各种关于幸福的理论和思想观点。当今,每个国家都关注自己的国民是否幸福。因此,研究什么是幸福,怎样测量人们是否幸福以及如何最大化幸福,就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际意义的课题。本文在参考幸福研究相关资料和文献成果的基础上,以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有关幸福的理论为指导,通过调查问卷和深度访谈,收集基本数据和第一手资料,运用SPSS14.0统计软件及相关理论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影响因素进行定量定性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家庭收入这个因素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影响作用最大,年龄对农民幸福指数具有一定的负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幸福指数会下降。性别对农民幸福指数几乎没有影响。2.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和婚姻状况对农民幸福指数几乎没有影响。这个结论与人们根据常识所得到的判断是不一致的,本文将在第四章相应部分进行具体地解释,说明得到这个结论的过程和原因。而这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3.影响农民幸福指数的最重要因素是生活满意指标,社会环境指标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影响不大,幸福信心指标对农民幸福指数的影响是最小的。4.在社会比较心理的作用下,农民会通过与不同的人进行比较,得出不同的幸福指数。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包括研究缘起,研究的意义和目的,简要介绍了研究内容和论文结构,并对重要的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理论综述,主要对已有的与农民幸福指数相关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与幸福有关的主要理论进行了分类介绍,为研究农民幸福指数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三章是研究方法框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并提出研究假设;第四章是对问卷调查结果和数据进行描述和分析,进而初步得出农民幸福指数的具体分布情况和各个影响因素与农民幸福指数的关系,通过深度访谈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思考;第五章得出结论,并对结论进行分析讨论,进而对经济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进行验证;第六章是根据结论,结合当前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和建议,为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提供帮助。最后,第七章是对本文的综合评价,指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