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速率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foerp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筋与混凝土能够协同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要它们之间具有良好的粘结,然而粘结的退化和失效必然导致钢筋混凝土结构力学性能的降低甚至破坏。因此,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性能直接关系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刚度。研究钢筋与混凝土间的粘结机理、粘结强度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服役期间,除了受到静荷载作用外,还可能受到风荷载、地震荷载、冲击荷载等动荷载的作用。因此,本文主要通过试验开展了钢筋在不同应力状态下加载速率对钢筋与混凝土粘结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  (1)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加载速率对在不同单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光圆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测定了加载速率对粘结滑移曲线、粘结机理以及粘结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圆钢筋拉拔试件均为拔出破坏。加载速率对粘结性能的影响,取决于有无侧向压应力。当无侧向压应力时,粘结性能与加载速率的无关。在侧向压应力作用下,粘结强度和残余强度均随着加载速率增加而增大,但极限粘结应力对应的滑移量下降;  (2)对侧向压应力下加载速率对变形钢筋的粘结性能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粘结破坏形式与加载速率和侧向压应力的大小有关。当加载速率较大,无侧向压应力时,中心拉拔试件主要发生劈裂且拔出破坏。而当加载速率较低而无侧向压应力时,混凝土内部裂缝宽度增大,试件发生劈裂破坏。当施加向压应力时,所有的试件均发生劈裂且拔出破坏,裂缝宽度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减小;  (3)通过中心拉拔试验,研究了加载速率对侧向压应力作用下变形钢筋粘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粘结强度、残余强度以及粘结刚度均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大而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峰值粘结应力对应的滑移量出现降低的趋势。侧向压应力越大,加载速率越高粘结刚度上升的比例也就愈大;  (4)加载速率对高温后变形钢筋的粘结性能也有很大的影响,但其影响程度取决于试件所受温度的大小,温度越高,加载速率对粘结性能的影响越显著。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高温后的粘结强度、粘结刚度以及残余粘结强度均也不断提高,但粘结应力对应的滑移量降低,当试件所受温度超过一定的范围时,滑移量随着加载速率的增加逐渐上升。
其他文献
为了贯彻“保护土地资源,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各地对新型墙体材料的研究开展的越来越多,其中作为隔墙等非承重构件的空心石膏墙体在工程中的应用已较为广泛,但空心石膏墙体灌孔
本文搜集整理了36根嵌岩桩的静载荷试验资料,然后按照桩端基岩的性质将其分为软岩嵌岩桩和硬岩嵌岩桩两类嵌岩桩(其中软岩嵌岩桩29根、硬岩嵌岩桩7根)。通过对以往和现行的嵌
在软弱松散或不良地层中以及在公路、铁路和既有建筑物等结构物下面修建隧道及城市地下工程时,为了能够有效地控制地层和既有结构的沉降,并全面保持地层处于稳定状态,需要对地层
首先以工程地质学、岩土力学为基础理论,提出了公路边坡的工程地质概念模型,并重点研究了公路边坡的地下水力学作用,提出边坡岩土体为不透水介质和透水介质两种情况下地下水作用
混凝土是一种准脆性材料,大量实验表明:素混凝土的抗压、抗拉强度等材料力学性能具有明显的尺寸效应,其强度随着试件尺寸的增大而降低。对于发生脆性的剪切破坏的钢筋混凝土无
以往的研究表明,土石填筑坝在遭遇强震而发生破坏时,破坏将首先从坝顶部开始,坝顶区的“鞭鞘”效应将使堆石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在地震区修建高土石填筑坝时应特别重视坝顶
密肋壁板结构是一种节能、抗震的建筑结构新体系。目前,对其在多层及高层房屋建筑中的理论与应用研究已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但对该结构体系基于性能(位移)的数值计算分析与
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材料,活性粉末混凝土(RPC)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及环保性能。目前,国内外已将其广泛应用于工程实践。用RPC材料代替传统的混凝土进行结构设计,可以使结
随着我国水电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一些非常重要的水工混凝土结构,如大型混凝土坝、大型水力发电站和海上石油钻井平台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应用。这些大型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
水泥基结构在应用中常受弯曲荷载,包括静态弯曲荷载和冲击弯曲荷载,受弯构件的受拉一侧由于水泥基材料抗拉强度低而极易发生开裂破坏,导致构件失效。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