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的方法,首先对《内经》中不瞑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整理与分析,探讨了正常睡眠产生的机理、不瞑发生的机理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其次探讨了《内经》中有关睡眠理论对后世医家论治不瞑思路的影响及个人临证治疗不瞑的体会。综观《内经》全文,主要是以营卫理论阐释睡眠和不瞑的机理。其睡眠发生的机理,主要与营卫之气有节律的出入运行有关;同时,阴阳跷脉参与调节睡眠,一是通过调节目睛的开合影响睡眠,二是通过循行于阴阳跷脉的卫气调节睡眠;五脏安和则睡眠有度,其中五脏藏神和五脏气化功能的正常与睡眠密切相关,其中脾胃的安和和睡眠的关系最为密切。从而得出:不瞑的机理与营卫运行失常、营卫盛衰变化密切相关;而阴阳跷脉经气不利、手足阳明经气逆乱、脏腑虚衰与脏腑失和等因素,均可导致营卫的运行失常或营卫虚衰,从而发生不瞑。《内经》治疗不瞑,创半夏秫米汤,主要从脾胃论治不瞑,该方对后世影响深远。后世医家在《内经》有关睡眠和不瞑理论的基础上多有发挥,多从调理脏腑虚衰、调节阴阳跷脉及手足阳明经气逆乱等方面论治不瞑,并创立了许多治疗不瞑的名方,其中大多数从调理脾胃论治,组方也多遵《内经》倡导的补虚泻实、调整脏腑功能这一基本原则。结合《内经》对睡眠、不瞑机理的论述,笔者在临床实习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自拟安神汤治疗不瞑,该方以调和营卫为总则,顺应营卫运行的节律用药,突出调理脾胃为主,兼以养心安神,并对患者进行睡眠康复指导。通过药物治疗和自身调节相结合,使患者营卫调和,阴平阳秘,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目的。通过临床实践,体会到《内经》中营卫与睡眠相关的理论对指导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综上所述,运用《内经》营卫理论探讨不瞑的发生机理、运用中医药治疗不瞑无疑是一种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有效方法。今后,针对不瞑的研究现状,应在理论、临床与动物实验等各个方面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毋庸置疑,深入系统地研究《内经》营卫理论与不瞑的发生机理,对于不瞑的临床治疗、开展中医科研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并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必将促进中医的学术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