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布鲁克纳是浪漫主义晚期的代表作曲家,本文以他的《第八交响曲》为研究对象,对作品中的主题材料、变形手法、和声、复调、配器、曲式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分析,探究作品的创作特征,总结其音乐创作的技术手法。本学位论文由引言、五个章节及结语构成。引言包括作曲家生平、创作及作品背景简介、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动态、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目标及创新性等方面。第一章到第五章从主题材料、和声、曲式、复调、配器上具体分析《第八交响曲》的创作技法。第一章先介绍了四个乐章的主题原形,然后是主题变形的五种方式,分别是音程移位、音程扩张与压缩、主题分裂、线条方向的变化、节奏变化,这些变形方式在呈示部和展开部中以不同方式进行结合、展开。第二章主要论述和声技法的特点,即从和弦结构、和声序进两个方面进行研究,在和弦结构上可分为三度叠置和弦、高叠和弦、附加音和弦,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具体的实例分析。和声序进又包括功能性序进和色彩性序进,功能性序进又分为四五度进行和离调,色彩性进行将从三度关系上展开分析。本文从以上这些方面深入、具体的对和声技法进行研究。论文第三章对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所蕴含的复调技法进行研究,包括主题呈示所体现的对比复调、主题发展时的对比复调、模仿复调及倒影形式。第四章主要分析了《第八交响曲》的配器手法,从乐队编制、乐队织体、音色运用、演奏力度、演奏法、音域音区上进行具体分析。作品在横向、纵向上运用不同织体结构、音色变化等技法实现音响效果。这些都值得我们去探究和挖掘。第五章对整首交响曲的曲式结构、调性布局进行分析研究。最后一章结语是对作品的思考和总结,归纳出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在主题、和声、复调、配器、曲式上的特点,通过论述研究布鲁克纳《第八交响曲》,总结出他的作品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自己风格的交响曲音乐,对我们以后运用作曲技法创作出具有自己风格的音乐作品起到借鉴、学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