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框架下碳壁垒法律问题研究及中国对策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an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后,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其中环境问题所引起的自然灾害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温室气体的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也让各国的专家学者开始思考低碳发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随着气候变化谈判的深入进行,国际社会就节能减排问题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提出各国都应该对环境保护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全球金融危机给了很多发达的经济体沉重的打击,虽然在各国政府的强力干预下,经济下滑的趋势得到遏制,但是经济复苏的步伐却缓慢而艰难。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WTO这一自由化贸易组织在全球范围内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传统的贸易壁垒已经很难起到贸易保护的作用,因此,很多发达国家为了维护其本国的贸易利益,纷纷利用其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设置新型的贸易壁垒以增强本国产品的竞争力。在环保主义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下,碳壁垒作为一种新型的贸易壁垒对广大的以出口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自从碳壁垒提出以后,也引起了理论界和学术界的热烈讨论,碳壁垒的合法性受到了广泛地质疑。碳壁垒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其独特的社会根源和法律根源,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碳壁垒主要表现为拥有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通过制定严苛的低碳标准如碳关税、碳标识等形式对进入其本国市场的产品加以限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WTO的相关规则体系下虽然对出于环保目的的国内措施给与了一定的合法空间,但此种措施的实施也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因此,碳壁垒的合法性在国际法规则体系下受到了一定的挑战。   中国的出口贸易在改革开放后就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不仅贸易总量有了显著的增长,出口的产品也从初级产品向工业制成品转变。出口的商品结构以化学制品、机械设备以及矿冶制品等资源密集型产品为主,主要的出口贸易伙伴为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鉴于中国出口贸易的特点,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形势下,碳壁垒措施的设置对中国的出口贸易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碳壁垒措施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有长期和短期之分,短期将削弱其出口产品的竞争力,长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   因此,根据碳壁垒的形成和影响机制以及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分析,中国应该在面对碳壁垒的时应该冷静对待,沉着思考,从提高自身产业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寻求有效的碳壁垒应对机制。
其他文献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侮辱罪作为为数不多的保护公民精神利益的轻刑罚罪名之一,虽历经修改和补充规定,仍然过于简略;与此同时,在学术上和司法实践中关于侮辱罪的新问题、新情况
网上购票、订酒店已经成为旅客出行的常态,但有些经常通过网络平台订票的用户却发现,同样的机票或酒店,自己的订票价格高于其他人,这种情况被称为大数据“杀熟”。从去年3月爆出大数据“杀熟”到现在,围绕着大数据“杀熟”是否存在的争论延续至今,但仍无定论。  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滴滴出行、亚马逊、搜狐视频、百度、腾讯视频、美团点评、去哪儿、天猫、猫眼电影、饿了么在内的多家平台均被曝疑似存在“杀熟”情况,涵盖在
期刊
纵向价格限制对竞争的限制作用和促进作用决定了其理论的争议性。一方面其具有便利共谋、帮助市场封锁的消极作用;另一方面其又有减少销售商的“搭便车”、帮助新产品进入市
由于全球经济的不断扩张,使全球能源、环境等方面均遭受到了一定的损害。能源安全与能源独立是各国经济发展的保障,多元化的能源结构是各国能源战略的主要目标。鉴于生物燃料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档案事业建设领域的观念发生了积极的变革。本文结合设计实践。探讨了档案馆建筑设计在此背景下正在面临的开放化、数字化和集约化三个重要的观念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