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仲绿茶主要功能性成分检测及加工工艺参数研究

来源 :河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fxtmx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在全面地分析总结杜仲绿茶的化学成分及其功能保健作用的基础上,对其中主要功能性成分绿原酸和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和检测手段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研究杜仲叶采收时间和主要加工工序对功能活性成分的影响,提出了合理的采收时间并对生产工艺进行了优化。 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了杜仲绿茶提取绿原酸最佳工艺:用30倍量50%甲醇在60℃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30min。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杜仲绿茶中绿原酸的含量进行了分析。Kromasil-C18色谱柱(4.6mm×250mm, 5.0μm);流动相乙腈-0.4%磷酸(8:92);检测波长327nm;流速1.0ml·min-1;柱温25℃。绿原酸对照品在0.05μg ~ 0.55μg范围内有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80%,RSD为1.71%。该方法操作简便、快捷、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加工过程中绿原酸含量的监测。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了从杜仲绿茶中提取总黄酮的最佳工艺:用30倍量60%乙醇在75℃条件下加热回流提取三次,2h/次。用分光光度法对总黄酮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芦丁在0.02~ 0.1mg/mL范围内浓度和吸光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为0.9970,平均回收率达102.2%,RSD为1.18%。可用于实际生产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通过对杜仲绿茶生产工艺的分析研究,对加工过程中活性成分损失比较严重的工序—杀青和初炒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杜仲鲜叶不需处理直接进行杀青,有利于减少对活性成分的损失。微波杀青时功率800W,1min的杀青效果最好。初炒在130℃条件下,炒制9min,此时的活性成分含量保留较高。通过对8、9、10、11四个月份采收的杜仲新鲜叶绿原酸和总黄酮含量的动态分析,确定了采收杜仲叶制茶的最佳时期为9月份。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以吉安产大粒车前子为研究对象,首先根据古医籍文献中有关车前子作用的描述及国外对欧车前的研究成果,运用中药复方研究中“有效成分组”的概念,对车前子单味复方及分子
近年来,随着柴油机升功率的不断提高,采用薄壁干式缸套的柴油机因其具有刚性好、振动和噪声小、加工工艺简单等优点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广泛。活塞和缸套作为组成柴油机燃烧室的
本文主要以功能性保健食品—发酵豆乳饮料为对象,对其真空冷冻干燥工艺进行试验研究,制备了具备一定保健功能的冻干制品。对其冻干成品的综合品质评价及影响冻干工艺的因素进行
火花点燃式活塞发动机,特别是二冲程发动机,因机械结构简单、效率高、重量轻、升功率大等优点,在军事特种车辆和航空的中、小型无人直升机等领域有比较广泛的应用。与汽油相
亚麻籽营养丰富,含有不饱和脂肪酸、亚麻籽胶、木脂素等多种营养成分,具有很好的保健功效,但是亚麻籽中的植酸、生氰糖苷、抗维生素B6等抗营养因子,尤其是生氰糖苷的毒性,限制了亚
大型直接空冷机组在夏季普遍存在出力受阻的问题,喷雾增湿系统的优化运行,可以有效提高机组的运行真空,节约水资源,提高经济效益;直接空冷单元易受环境横风的影响,对其温度场
学位
本研究针对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的动物性食品中农药残留问题,以牛奶为基质,选取了31种农药作为为检测对象(包括23种有机氯类农药和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作为前处
β-葡萄糖苷酶(BGL)是纤维素酶系中的一个重要组分。β-葡萄糖苷酶可以水解纤维二糖,实现纤维素酶的彻底降解。本研究对比了黑曲霉As3.350和绿色木霉3.3744β-葡萄糖苷酶活性,
机动车的燃油蒸发排放是大气中HC污染物的源泉之一。研究燃油蒸发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深入认识燃油蒸发机理和各影响因素对燃油蒸发影响的大小,可以有效地对燃油蒸发进行控制,
本研究以甜柿(Diospyros kaki Thunb)品种富有柿(Fuyu)与次郎柿(Jiro)为材料,系统地研究了两品种的组培快繁、组培苗叶片和根段的不定芽再生、愈伤组织的诱导和不定芽的分化、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