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劳务派遣作为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一种主要手段之一,已成为中国企业各种用工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6月,《劳动合同法》中正式对劳务派遣这一用工形式做出规定,这显示出国家在法律层面已经认可劳务派遣,这对于经济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好的开展人力资源规划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在这之后,劳务派遣用工以其灵活的用工形式,低廉的成本,较低的风险等优点被国内企业广泛使用。此后,大批量的企业为了谋求低廉的劳动力成本,规避生产用工风险和劳务纠纷,滥用劳务派遣员工,这不仅仅侵害了普通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也破坏了社会劳动合同制度,给和谐的劳资双方关系和社会稳定带来的隐患[5]。2013年7月《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出台将劳务派遣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出,引起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8个月以后,政府针对社会上在这一阶段《劳动合同法》的施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又颁布《劳务派遣暂行规定》,这些接二连三的措施都显示出来国家和政府对规范我国劳动力市场用工混乱的现状,彻底整治劳务派遣市场的决心。《劳动合同法修正案》的实施对将会给这些使用劳务派遣用工已经成为常态的公司的人力资源格局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哪些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影响?当下这些企业对这些已经产生的影响应当做出什么样的应对措施?本论文将试图针对这些问题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其做出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首先对文献及相关研究理论进行了梳理,根据企业实际情况,从四个方面对调查问卷进行了设计,主要包括:第一,劳务派遣用工的基本情况;第二,《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后,劳务派遣员工对企业现行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产生的心理变化;第三,《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后劳务派遣员工对薪酬水平的满意程度,在职培训机会及晋升机会方面的变化;第四,《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后,劳务派遣员工对企业的期待。接着,笔者以本公司客户S公司为调查对象,收集了 120份有效问卷,并对调查结果从《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后,现行的劳务派遣用工制度下,劳务派遣员工归属感、员工公平感、员工安全感、薪酬满意度以及员工积极性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对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显示,《劳动合同法修正案》实施后,对企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的影响主要体现为:第一,劳务派遣员工转正难度加大,员工归属感更加缺失;第二,同工同酬仍然无法实现;第三,员工失业压力增大;第四,员工对前途失去信心。然后,本文从用工单位企业战略层面对这些问题的根源进行了分析。基于以上研究,本文结合企业实际情况,从合法科学地使用劳务派遣员工以期最大限度实现企业和劳动者双赢的角度对外资企业劳务派遣用工管理提出了四点对策建议,包括:第一,调整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第二,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第三,优化薪酬制度设计;第四,在企业内部建立公平的就业环境。本文所做研究对于我国大量劳动力密集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具备一定实践指导意义,旨在对劳务派遣用工使用单位在制定劳务派遣用工制度、政策、管理方案等方面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