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破坏同步性的高桥墩体系抗震设计方法研究

来源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ymgxl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西部路网的建设,对高墩桥梁有着现实的需求。然而,受西部地区地震活动的影响,使高墩桥梁具备合理的抗震能力也是必须要面对的工程问题。近年来高墩桥梁的抗震问题受到各方的关注,但是目前针对高墩桥梁的抗震问题尚未形成一套通用、有效的设计方法。本文将高墩桥梁所有的桥墩视为一个体系,并将此体系作为抗震研究的对象。从破坏同步性的角度研究高、矮墩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差异,以及在此过程中抗震能力的利用情况。在此基础上,试图构建能最大限度发挥桥墩体系抗震能力的设计方法。为了实现该目标,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研究工作。(1)回顾了高墩桥梁的抗震发展趋势,从区域自然条件以及震损后对整个路网的影响两个方面论述了高墩桥梁抗震研究的必要性。对桥梁结构抗震设计方法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地梳理。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现阶段高墩桥梁的研究现状;结合桥梁高墩区别于中、矮墩的动力特征,分析了现有的研究所存在的不足。(2)根据现有研究成果,提出了基于破坏同步性的高桥墩体系抗震设计方法。该方法是在基于强度抗震设计的基础上,通过迭代的理念运用增量动力时程分析方法(IDA)及纤维截面分析方法(SFA)实现高、矮墩之间的截面刚度优化。针对具体工程算例,基于OpenSees平台编制了分析程序。(3)为了选取合理的地震动记录,本文运用基于设计谱的双频段控制选波方法,自编Matlab地震动选取程序对国内外3334条地震动记录进行了逐一分析。筛选出了非弹性时程分析所需的地震动记录。(4)在OpenSees程序上,运用本文所构建的方法对工程算例中高、矮在地震作用下的破坏同步性做了定量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强度的抗震设计不利于桥墩体系抗震能力的充分利用。据此,与基于破坏同步性的桥墩体系的抗震设计方法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构建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于充分发挥高墩体系抗震能力是有效的。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在争夺资源、技术和管理知识等方面的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分享国际资本资源,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世界各国和地区纷纷采用各种激励政
先简要介绍了有机朗肯循环(ORC)的原理及系统组成以及国外已经应用的有机工质的相关特点,然后在常规的管路设计基础上,提出了本系统管道设计基本要求。再结合管道的设计条件,
“五轮”名称首见何种眼专著,至今尚无一致说法,本文考证,分析了人们在讨论该问题时所涉及的几产啊较早的眼科文献的成书年代,认为《龙树眼论》的书最早,《刘皓眼论准的歌》次之《
<正> 课前预习思考、课中生成、课后拓展——一、教学任务分析本节内容是一节拓展课,之前已经给学生补充了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相关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准备工
证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是否及时、准确、完整、合规,是评价证券市场是否规范、健康的主要标准。近
针对目前我国城乡统筹规划中存在的误区和实施的制度困境,首先对建国以来我国城乡差异的变化进行回顾,结合集体土地产权变迁的两种模式:以诱致性土地制度变迁为特色的顺德模
文中主要介绍了混合煤气发生炉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然后针对煤气发生炉水夹套容易出现的鼓包缺陷、早期裂纹失效缺陷、内壁磨损缺陷等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对策。
中国对非洲最不发达国家减免进口关税是中国政府加强中非经贸合作的重要举措。本文利用改进的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全面分析了中国在2010年对非洲26个最不发达国家减免进
《左传》展示了中华民族古老的文化历史风貌,如一颗璀璨的宝石闪耀于汉民族数千年的文化旅程。时至今日,欲真正了解汉文化和汉民族精神,《左传》的研读是必不可少的。而沈玉
弗拉季米尔·祖宾斯基是当今国际著名的作曲家、巴扬演奏家和教育家,其创作的作品涉及歌剧、舞剧、交响乐、室内乐及器乐独奏等众多体裁。其中,他为手风琴所创作的大量优秀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