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先后下发,提出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从2009年起国家制定并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明确了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要的筹资方式。为探讨经济不发达农村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筹资机制下中央专项转移支付和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政策目标达成情况,资金是否以及如何保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供给,为此选取中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相关县、乡卫生机构作为调查对象,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筹资现状及运行管理等进行实证分析。在相关理论的概述及文献综述部分,围绕公共财政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尤其是以转移支付保证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理论情况进行了概述,对其当中涉及的有关公共卫生、财政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做了解释,对国内外专家学者关于本议题的相关研究做了总结。本研究采取典型抽样选取中西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地区,该地区享受的中央财政专项转移支付大约占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80%,然后采用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抽取所需的3个县、9个乡镇和13个村。通过调查表、访谈等方式,对样本地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筹资进行实证分析,主要涉及到样本地区经济、人口状况,公共卫生卫生投入,样本乡、村两级卫生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的筹集及使用等。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在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的分配及使用中存在如下问题:经费在乡与村的分配不够科学、经费使用效益有待提高,另在个别地区存在经费到位时间延迟等现象。为此,本文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如下主要政策建议:在贫困地区明确各级政府筹资责任,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加强基层机构的财务管理,建立合理的基本公共卫生经费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财政拨款测算方法,避免人口流动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