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翁达杰《英国病人》的生态女性主义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yemeig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迈克尔·翁达杰(Michael Ondaatje1943-)是北美最优秀的、最具有影响力的当代小说家之一,在国际文坛享有声誉。翁达杰在语言、文学和电影批评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修养和深厚的功底,对社会和人生亦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思考。他的小说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手法,富于想象,善于用最细腻的文笔去碰触最残酷的真实,其作品中每一个微妙之处都包涵着特殊的含义,每一个嘲讽都寓意深刻。  本论文所研究的是迈克尔·翁达杰于1992年出版的巨著《英国病人》(The EnglishPatient)。该书出版之后一举夺得英国布克奖等多项大奖,进一步巩固了了翁达杰在西方文坛的地位。本文通过结合查伦·斯普瑞特耐克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以文本细读为基础,着重探究翁达杰如何通过人物命运的变化及情节安排来诠释人类在极度现代的社会中对和谐整体性的追寻。  论文第一章分析作品中极度现代性的产物之一—工业社会中人类与自然之间的矛盾。该矛盾在小说中通过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一是人类中心主义导致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压榨。以奥尔马希为代表的沙漠探险队妄图通过自己的专业知识命名沙漠,从而为军方服务,最终使利比亚沙漠沦于战火,但他们在进军沙漠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沙漠的诡异多变及无法掌控:二是人类对自然心理上的疏离,通过借用查伦·斯普瑞特耐克复杂的“地方”概念解读小说中基普这一男性角色的逃离“地方”,即工业社会中人类逃离自然环境。  论文的第二章则分析小说中极度现代性的另一产物—极度男性。该部分重点论述小说中父权制下男性对于女性的压迫。女主人公凯瑟琳试图寻找自我,竭力逃离父权制的牢笼,却在与奥尔马希的交往中备受父权逻辑的压迫,极度绝望,最终由于来自另一男性—其丈夫的报复而死于沙漠。另一个女主人公哈娜则在战争中备受重创,尝试在自然的环境中愈合精神创伤。翁达杰在小说中极力表现的尖锐的两性矛盾及女性在父权制社会中的困境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寻求一条两性矛盾和解之路刻不容缓。  第三章通过论述人类与自然最终的和解及两性矛盾在自然中的消融来证明实现和谐世界整体性的可能。该部分借用查伦·斯普瑞特耐克彻底的非二元论出发分析小说中女性与自然的联系,指出随着女性的社会位置在不同的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改变,她们与自然的关系也随之改变,无论是把女性等同与自然,还是解除女性与自然的联系都不能使女性获益。论文还通过斯普瑞特耐克“创造性的宇宙”这一概念解读《英国病人》中的沙漠、花园、圣吉若拉玛别墅及泳者之洞这几个意象,从而进一步阐释了迈克尔嗡达杰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及坚持,即宇宙是一个系统的充满生机的整体。  论文最后是结语,对全文内容进行系统的总结,重申论点。在《英国病人》这部小说中,人类与自然的矛盾重重,不但表现在人类对自然的压榨和破坏,同时也表现在人类心理上对自然的疏离,人类心理的脆弱。迈克尔·翁达杰如此抽丝剥茧般地把这样一个事实呈现在世人面前:人类需要心灵家园的回归,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尖锐矛盾也亟需寻找一条缓解的出路,而他精心安排的几个“地方”的意象则以近乎完美的方式满足了我们对于宇宙和谐整体性的最初想象。用生态女性主义理论解读的《英国病人》丰富了对该小说的研究,更利于读者挖掘文章的深刻内涵,领悟作者的多重写作意图。本研究期待能引起其他研究者对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做进一步透彻研究,并对他的其他作品予以关注。
其他文献
自美国建国以来,土地的分配与使用一直是美国政府和人民关注的焦点。从最初的鼓励开发到后期的严格保护,美国土地政策也经历了土地私有化、国家初步管理、土地严格保护几个阶段
在英语为母语的环境中,关于抄袭现象的研究有很多,但是关于英语作为二语的语境下的抄袭现象研究甚少。作为英语学术写作的代表,英语本科毕业论文中的抄袭现象所受到的关注更少。
词汇语义学的发展促使了心理词汇、语义场、词汇聚合和组合关系等理论的发展。这些理论认为词汇在心理词典中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网络,词汇的种种网络关系模式有利于语言
近年来心理学方面的注意理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二语习得研究者。Schmidt(1994)提出没有注意就没有学习。Swain在提出输出假设后,继而研究输出的注意功能,得到了有价值的结论—即
近年来,语言学的研究逐渐由关注语言形式的研究转向对于语言功能的重视,因此,应用语言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英语分裂句,作为中国英语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句型,不仅受到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