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基因多态性与膀胱癌和肾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来源 :内蒙古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j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rs4444903、rs11568835、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膀胱癌和肾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以及环境因素与四个位点多态性对膀胱癌和肾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两家三甲医院泌尿外科新确诊的膀胱癌病人300例和肾癌病人15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来源于这两家医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健康个体,对照组与病例组按同性别、年龄(?)5岁1:1匹配。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接触史、生活饮食习惯等,并收集研究对象血液样本、癌和癌旁组织样本及病理检查结果。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 LDR)检测EGF基因rs4444903、rs11568835、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基因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中EGF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EGF基因中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 RNA的相对表达量。所有数据全部录入Epidata3.1中,采用IBM 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定量资料如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如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用率或者构成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拟合优度X2检验分析基因型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EGF基因rs4444903、rs11568835、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共显性、显性、隐性三种遗传模型的比值比(odds ratios,OR);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生活和饮食习惯与膀胱癌和肾癌发生风险OR及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膀胱癌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文化程度、农药接触史、工厂工作史、吸烟、饮食荤素、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饮水类型、染发、劳动强度、憋尿频率、取暖做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I、饮酒、乳制品摄入、油炸品摄入、饮水量、空气清新剂的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文化程度、农药接触史、饮食荤素、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乳制品摄入、饮水类型、染发、劳动强度、取暖做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I、工厂工作史、吸烟、饮酒、油炸品摄入、饮水量、憋尿情况、使用空气清新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接触农药、工厂工作史、吸烟、劳动强度重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32、2.239、2.498、2.103),文化程度高是膀胱癌的保护因素(OR=0.339)。接触农药、食用动物油为主、饮用深井水是肾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94、3.212、8.606),文化程度高、乳制品摄入多是肾癌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29、0.386)。(3)EGF基因rs11568835、rs4444903、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三种遗传模型与膀胱癌和肾癌的患病均未见有明显关联(P>0.05)。(4)EGF基因四个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未见有明显关联(P>0.05)。rs2237051位点的基因型与肾癌病理分级有关(P=0.029)。(5)EGF基因rs11568835、rs4444903、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膀胱癌和肾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GMDR分析结果显示:农药接触史与工厂工作史为膀胱癌交互作用的优势模型(P=0.001);rs2302135位点与食用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情况为肾癌交互作用的优势模型(P=0.011)。(7)膀胱癌和肾癌血清中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肾癌癌旁组织中m 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肾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接触农药、在工厂工作、吸烟、劳动强度重是膀胱癌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为膀胱癌保护因素。接触农药、食用动物油为主、饮用深井水是肾癌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乳制品摄入多是肾癌的保护因素。(2)EGF基因四个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rs2237051位点的基因型与肾癌病理分级有关。(3)本研究结果提示EGF基因rs11568835、rs4444903、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三种遗传模型与膀胱癌和肾癌的患病均不相关。(4)农药接触史、工厂工作史在膀胱癌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rs2302135位点与食用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情况在肾癌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5)膀胱癌和肾癌血清中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肾癌癌旁组织中m 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肾癌组织。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检测ATPase质膜钙转运蛋白1(ATP2B1)基因rs17249754、rs2681472、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rs1799983多态性,探讨其与老年人患高血压及合并糖尿病的关系以及与环境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1:1匹配病例对照研究,于包头市包钢社区收集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单纯高血压患者、健康对照各287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
目的:SLC30A8基因可调节肝脏胰岛素清除,参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本研究拟筛选蒙古族2型糖尿病人群患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SLC30A8基因分型后分析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蒙古族2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关联,探讨SLC30A8基因与环境间的交互作用对蒙古族人群2型糖尿病的影响,拟在基因水平上探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为内蒙古地区制定蒙古族2型糖尿病相关干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病例组来
目的1.观察13~18岁正常与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的关节突关节骨性结构的相关指标,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参考。2.观察不同关节突关节不对称(Facet Tropism,FT)标准下,建立ALDH与正常人腰椎生物力学有限元模型,总结其生物力学变化特点,为其病因分析提供参考。材料与方法1.回顾性收集内蒙古
目的细胞周期包括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和有丝分裂(M期),其中G2/M过渡期是有丝分裂的关键时期,组蛋白乙酰化/去乙酰化作用的平衡在此过程中至关重要。Sirtuins(信息沉默调节蛋白)是由七个高度保守的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依赖的组蛋白脱乙酰基酶组成的蛋白酶家族,家族成员为SIRT1-SIRT7,其组织特异性、亚细胞定位、酶活性和作用底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高危人群筛查,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水平,了解高危人群检出特征,通过干预前后的调查和随访,了解高危因素变化情况,了解高风险人群变化情况,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2016-2018年采用分层整群抽取内蒙古自治区年龄在35-75岁的58861名常住居民进行心血管病高危人群初筛调查,对筛查出的高危对象进行高危调查、综合干预和随访调查。调查内容
目的:调查蒙古族人群生活社会行为等,探讨该人群发生T2DM可能的危险因素,采用分子流行病学方法分析CDKAL1基因与KCNQ1基因多态性与T2DM的关系,寻找出CDKAL1基因与KCNQ1基因的高危基因型,进而探讨基因-基因、基因-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对T2DM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按照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8年8月-2020年8月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玉泉区、回民区、赛罕
目的应用OCT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分别定量测量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对侧眼和健康对照眼的视盘旁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和毛细血管灌注密度(perfusion density,PD),将两
目的:通过观察芪参益气滴丸对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和肽素、半乳糖凝集素3、可溶性基质裂解素2的影响,探究其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机制。方法:在通辽市医院心血管内科选择2019年11月—2020年11月期间收治的88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前者按照常规西药进行治疗,后者则在此基础上联合中成药芪参益气滴丸(05g tid po)治疗。入院当日对两组患者进行6min
目的探索分析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高盐摄入在胃癌发生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以及交互作用强弱,有助于发现重点人群,实现胃癌的精准防控。方法第一部分通过系统检索Embase、Web of Science、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6月17日发表的分析胃癌发生中幽门螺杆菌与高盐摄入交互作用的中英文文献,按照制定的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纽卡斯尔-渥太华量表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提
目的:近年来,循环MicroRNA(miRNA)已被证明是用于疾病诊断的有前途的生物标志物。先前的研究已经报道了miRNAs作为各种癌症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前期工作利用高通量miRNAs芯片差异表达技术检测到miR-64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与癌旁组织相比下调6.4倍(P<0.05)。提示miR-642在胃癌发生中可能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索miRNA-642作为生物标志物在胃癌血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