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基因rs4444903、rs11568835、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人群膀胱癌和肾癌患病风险的相关性以及环境因素与四个位点多态性对膀胱癌和肾癌患病风险的交互作用。方法采用1: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收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两家三甲医院泌尿外科新确诊的膀胱癌病人300例和肾癌病人152例作为病例组,对照组来源于这两家医院体检中心同期体检的健康个体,对照组与病例组按同性别、年龄(?)5岁1:1匹配。对研究对象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其基线资料,包括:一般情况、职业接触史、生活饮食习惯等,并收集研究对象血液样本、癌和癌旁组织样本及病理检查结果。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 LDR)检测EGF基因rs4444903、rs11568835、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基因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中EGF的蛋白表达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测定EGF基因中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 RNA的相对表达量。所有数据全部录入Epidata3.1中,采用IBM SPSS2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定量资料如服从正态分布,采用((?)s)表示,不服从正态分布采用“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表示;两组间比较,如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则采用秩和检验;定性资料用率或者构成比表示,两组间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拟合优度X2检验分析基因型在对照组人群中的分布是否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EGF基因rs4444903、rs11568835、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基因型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应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共显性、显性、隐性三种遗传模型的比值比(odds ratios,OR);采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生活和饮食习惯与膀胱癌和肾癌发生风险OR及其相应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采用广义多因子降维法(generalized multifactor dimensionality reduction,GMDR)进行基因-环境交互作用分析。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膀胱癌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文化程度、农药接触史、工厂工作史、吸烟、饮食荤素、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饮水类型、染发、劳动强度、憋尿频率、取暖做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I、饮酒、乳制品摄入、油炸品摄入、饮水量、空气清新剂的使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癌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文化程度、农药接触史、饮食荤素、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乳制品摄入、饮水类型、染发、劳动强度、取暖做饭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BMI、工厂工作史、吸烟、饮酒、油炸品摄入、饮水量、憋尿情况、使用空气清新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接触农药、工厂工作史、吸烟、劳动强度重是膀胱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732、2.239、2.498、2.103),文化程度高是膀胱癌的保护因素(OR=0.339)。接触农药、食用动物油为主、饮用深井水是肾癌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3.194、3.212、8.606),文化程度高、乳制品摄入多是肾癌的保护因素(OR值分别为0.129、0.386)。(3)EGF基因rs11568835、rs4444903、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三种遗传模型与膀胱癌和肾癌的患病均未见有明显关联(P>0.05)。(4)EGF基因四个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均未见有明显关联(P>0.05)。rs2237051位点的基因型与肾癌病理分级有关(P=0.029)。(5)EGF基因rs11568835、rs4444903、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膀胱癌和肾癌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GMDR分析结果显示:农药接触史与工厂工作史为膀胱癌交互作用的优势模型(P=0.001);rs2302135位点与食用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情况为肾癌交互作用的优势模型(P=0.011)。(7)膀胱癌和肾癌血清中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8)肾癌癌旁组织中m 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肾癌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接触农药、在工厂工作、吸烟、劳动强度重是膀胱癌患病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为膀胱癌保护因素。接触农药、食用动物油为主、饮用深井水是肾癌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乳制品摄入多是肾癌的保护因素。(2)EGF基因四个位点等位基因及基因型与膀胱癌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rs2237051位点的基因型与肾癌病理分级有关。(3)本研究结果提示EGF基因rs11568835、rs4444903、rs2237051、rs2302135四个位点的三种遗传模型与膀胱癌和肾癌的患病均不相关。(4)农药接触史、工厂工作史在膀胱癌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rs2302135位点与食用食用油种类、水果摄入情况在肾癌的发生中存在交互作用。(5)膀胱癌和肾癌血清中EGF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6)肾癌癌旁组织中m RNA的相对含量明显高于肾癌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