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蜂胶副产物蜂蜡为原料,对二十八烷醇的制备、纯化及二十八烷醇的产品开发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对水相皂化、酯交换、醇相皂化三种制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说明:醇相皂化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可作为蜂蜡制备二十八烷醇工业生产中的优选方案。2.采用醇相皂化法制备二十八烷醇,研究了乙醇量、碱量、皂化时间、乙醇浓度对二十八烷醇得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醇相皂化工艺最优条件,结果为:100%浓度乙醇、2倍量乙醇、皂化时间4小时、1.4倍皂化值碱量。3.采用重结晶法纯化二十八烷醇,对重结晶溶剂、溶剂配比、结晶温度的选择以及重结晶过程中主要长链脂肪醇含量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如下:(1)结晶溶剂筛选实验表明,采用溶剂A与溶剂B按质量比7∶1组成的二元溶剂进行结晶时,二十八烷醇的纯化效果最好。(2)通过对二元溶剂结晶温度变化对二十八烷醇含量影响的研究,发现35℃结晶时能有效分离碳数高于二十八的烷醇,20℃结晶时则可有效分离碳数低于二十八的烷醇。(3)以二十八烷醇含量为14.49%的长链脂肪醇混合物为原料,采用重结晶技术,在35℃和25℃下,经过32次重结晶后,可得到二十八烷醇含量为78.46%的结晶产物,结晶产物得率为1.65%。4.采用微胶囊化技术试制一种以二十八烷醇为主要功效物质的抗疲劳微胶囊冲剂产品。对制备过程中乳化剂的选择以及乳化工艺进行了研究:(1)对吐温80—单甘酯和吐温80—大豆磷脂按不同配比组成复合乳化剂进行实验,确定配比为8∶2(m∶m)时,乳化效果最佳。(2)以芯材壁材比、乳化温度、乳化时间、乳化剂用量四个因素作为考察因素,以乳化液稳定性为考核指标,采用L9(34)的正交实验,对乳化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优乳化工艺条件为,乳化温度80℃,乳化3次,乳化剂用量为30g,芯材壁材比为1∶30。(3)原乳经喷雾干燥得微胶囊产品,胶囊颗粒表面光滑且完整,包埋效果和水溶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