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急性呼吸困难,作为一种危重的临床急症,心力衰竭是其常见病因,但却缺少简便、快捷而有效的诊断手段。利钠肽(NP)作为一种主要致力于水盐调节,促进血管舒张生物学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个体表达增加,试图维持循环系统的相对稳定。近年来,隶属于利钠肽家族的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作为一个快速有效诊断心力衰竭的生物学指标,其检测应用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增长,并得到诸多实验室和临床研究成果的理论支持。但影响NT-proBNP检测结果的因素众多,其临床解读、应用相对复杂,有待更深入、广泛的研究和认识。目的:评价在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血浆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价值,并进一步探讨经年龄分层前后其诊断价值的变化情况;了解血浆NT-proBNP与心衰相关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216名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心源性或非心源性患者进行血浆NT-proBNP的测定。根据患者其他临床资料如心脏超声等回顾性诊断心力衰竭118例,非心力衰竭98例。并按年龄把所有病例分为高龄组108例(≥70岁)和低龄组108例(<70岁)。分别于所有病例组(所有的216名病例)、高龄组、低龄组进行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ROC分析,对比评价经年龄分层前后NT-proBNP诊断价值的变化。同时利用诊断试验四格表于高龄组、低龄组内对不同NT-proBNP水平进行诊断试验评价。对血浆NT-proBNP与其他心衰相关指标如LVEF、NYHA心功能分级等进行相关性分析,进一步揭示血浆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变化情况。结果:低龄组、高龄组与所有病例组比较,其NT-proBNP诊断心力衰竭的ROC曲线下面积增加(0.889,0.862VS0.859);最佳诊断分界点变小(1289.6ng/L,1821.75ng/L VS1874.40ng/L);Youden指数(正确诊断指数)增大(0.682,0.615VS0.594)。在高龄组,以1800ng/L作为诊断界定点,其诊断心力衰竭的总符合率最高(79.6%),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0.9%、75.0%、88.6%;在低龄组,以1200ng/L作为诊断界定点,其诊断心力衰竭的总符合率最高(86.1%),对应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4%、72.1%、83.8%、91.2%。在所有病例中,心力衰竭患者中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非心力衰竭患者(p<0.001);不同的NYHA心功能分级中,NT-proBNP水平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01),组间两两比较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均<0.05);男性组与女性组NT-proBNP水平未见统计学差异(p=0.627);高龄组与低龄组NT-proBN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155)。NT-proBNP与LVEDD(r=0.650)、血清尿酸(r=0.649)、心率(r=0.585,)、血清肌酐(r=0.449)、结合胆红素(r=0.367)、尿素氮(r=0.345)、总胆红素(r=0.339)、年龄(r=0.268)呈正相关性;与LVEF(r=-0.794)、收缩压(r=-0.292)、舒张压(r=-0.190)、血红蛋白(r=-0.152)呈负相关性。结论:在以急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的患者中,利用血浆NT-proBNP水平诊断心力衰竭有较高价值,针对年龄进行分层后,其诊断价值得到进一步提高;血浆NT-proBNP水平在心力衰竭患者中显著升高,血浆NT-proBNP水平与年龄呈正相关性,与其他诸多心衰相关的临床因素也表现出良好的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