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君复体育观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近代体育发轫于民国时期,作为我国近代杰出的体育教育家,宋君复不遗余力地为我国近代体育事业的发展耕耘一生。在其体育生涯中,他积极投身奥运,努力培养体育人才,创设体育组织,编著体育理论书刊,创办体育杂志,躬身体育教学,在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方面均为民国体育的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无愧于学者型体育家之美誉。他曾两度赴美留学,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他基于中国本土的体育现状进行了适切性的改造,并在长期的体育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化的体育观。当前我国体育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对宋君复体育观的研究,对我国当代与未来体育改革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价值。本研究以宋君复的体育观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内容分析法、专家咨询法等研究方法对宋君复体育观的形成背景、基本内涵、当代启示等进行了系统研究。首先,结合宋君复的个人经历梳理了其体育观形成的背景。国内不同体育流派的论战与自然主义体育热潮的掀起构成了宋君复体育观形成的时代背景;教会学校的沉浸及两度赴美留学是宋君复体育观形成的基础;长期的学校体育教学及“三赴奥运”等体育实践经历为宋君复体育观的成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其次,通过对宋君复相关著述及其体育实践经历的全面梳理和检视,提炼出宋君复体育观的基本内涵。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倡导学校体育回归教育本源:针对民国时期由“重智轻体”所招致的“体教分离”现象,宋君复从教育的本源出发,秉持“体育乃教育之要素”的理念,积极倡导学校体育回归学校教育。(2)重视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因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广大国民对体育价值的理解往往囿于“强身健体”的成见,宋君复则始终将道德培养视为人才培育的核心目标,并提倡“运动场即道德的训练场”。由此,他将道德教育纳入学校体育教育体系之中,使得学校体育的德育价值深入人心。(3)强调体育对增强国民社会适应性的作用:宋君复主张体育有助于民众社会公平、社会服务、团结协作等社会意识的培养,这些均可以增强国民的社会适应性。(4)提倡体育与卫生保健相结合:从健康视角出发,宋君复认为体育和卫生保健均是促进国民健康的重要手段,两者相辅相成。(5)推崇儿童户外游戏观:在自然主义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宋君复以儿童的本性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阳光、空气和运动是儿童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的观点,主张“游戏是释放儿童天性的本能”,推崇儿童应多进行户外游戏活动。最后,在上述基础上,总结了宋君复体育观对我国当前与未来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主要包含以下五个方面:(1)有助于提升学校体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地位;(2)有助于进一步挖掘学校体育教学的育人价值;(3)有助于加强社会大众对“体育是公民幸福生活基石”的认同与践行;(4)有助于强化国民的“体卫结合”意识;(5)有助于凸显和发挥“尊重儿童运动天性”在儿童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者进行为期16周的健身气功八段锦训练干预,采用执行功能评价任务、中文版简易躯体功能评估工具和静态平衡能力测试观察干预前后执行功能、躯体功
包芯纱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纤维材料抱合形成的芯-鞘结构线性集合体。芯-鞘结构能有效分配不同功能和性能的材料进行线性优化排布,实现了不同材料间性能优势互补。包芯纱生产过程中,芯材与外包组分如何优化配比和捻合成纱,实现组份材料功能最优化表达,一直是纺纱研究的热点课题。长丝包芯纱后续摩擦容易导致包缠层解散,芯丝与外包短纤维易相对滑动,造成纱体结构破损、耐磨稳固性差的普遍技术问题。纳米粉体及微球功能材料,存
[摘要]教育离不开创造。基于学校实际、教育发展与时代呼唤而孕育的“创造教育”,既可以表征为一种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精神和教育智慧,又可以体现为一系列创造性的教育教学与管理实践“新举措”,其内容主要包括,创造学校科研“新思路”、创造教育行走“新理念”创造学校发展“新公约”、创造教师发展“新机制”、创造学生成长“新平台”、创造课堂教学“新范式”。“创造教育”的实施,赋予了学校师生“登攀”的动力、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