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全面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理念及“科教兴国”战略的新的历史时期,教育事业的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与文化建设。在教育事业发展的进程中,教师队伍建设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点内容与课题,尤其是基础教育小学阶段的教师队伍建设,其意义和影响要更为深远。而作为农业大国,我国有超过70%的农村人口,农村教育的问题十分突出,与之相对的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也是农村教育及整个教育改革与发展必须要面对的重点课题。本次研究以吉林省吉林市某农村地区的小学青年教师为调查对象,展开了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情况现状调查,发现农村青年教师存在着专业知识储备、专业能力不足,专业理想与动机不明确,缺乏专业发展规划,专业发展观存在偏差等四个方面问题。具体从社会、学校、教师个人三个方面对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成因分析。就社会因素而言,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社会地位及福利待遇不高直接影响了其专业发展热情;就学校因素而言,学校的管理及评价制度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就个人因素而言,抚养年幼子女分散了青年教师的精力是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一个客观原因。同时,部分农村小学青年教师个人专业发展意愿不强是制约其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基于上述研究,本文建议:要提升农村小学青年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在宏观社会层面上,需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及其社会地位。在中观学校层面上,应减轻教师的负担,给予其更多专业发展时间与空间;优化对青年教师的管理与评价;塑造合作型的青年教师团队,提升其协作与交流能力;丰富培训形式、提升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实效。在微观个人层面上,青年教师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树立自我发展意识,努力提升个人的专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