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表达式编程优化算法及其在聚类分析中的应用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遗传算法家族的新成员,基因表达式编程同时融合了遗传算法定长线性编码简单快捷的特点和遗传编程树形结构灵活多变的优点,从而跨越表现型的极限,使基因完全编码在一个固定长度的简单字符串里,用简单编码解决复杂问题。然而,由于基因表达式编程起步较晚,其理论基础有待进一步完善,实际应用仍需深入挖掘。本文首先对传统的基于基因表达式编程的聚类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一种新的聚类合并准则解决原算法后期过合并的问题。在随后的工作中改进了原算法的编码方式并在进化过程中引入多目标来解决聚类问题。最后,将基于新编码方式的基因表达式编程多目标聚类算法应用于图像分割。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基因表达式编程单目标自动聚类算法(Modified Single-objective Automatic Clustering based on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简称MSC-GEP),算法中通过对数据包含样本点的多少排序、引入新的类平均法衡量类间距提高算法的准确性。(2)提出了基于新编码方式的基因表达式编程多目标聚类算法(Multi-objectiveClustering Algorithm with New Encoding based on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简称MOC-GEP),新算法提出新的编码方式增加种群的多样性,同时在进化过程中引入多目标,通过多个目标反映数据的不同结构。这是首次将多目标优化和GEP结合用以解决聚类问题,是对GEP理论和应用的探索与创新,在24个实验数据上的结果表明新算法的性能优于对比算法。(3)将上一工作应用于图像分割,用聚类的思想解决图像分割问题。算法(Texture Image Segment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Gene Expression ProgrammingClustering,简称TISA-GEP)在图像分割问题上的实验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其他文献
图像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然而由于成像设备及条件的限制,图像在采集和传输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受到噪声的污染。噪声会降低图像质量,直接影响到后期的诸如图像分割,目标检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实验证明超声可以通过空化效应来加速病理组织处理的过程,超声诱发的空化状态与病理组织处理的结果直接相关。次谐波信号检测法是被用来检测空化活动的众多检测方法之一。常规的次谐波信号检测法被用于检测空化时大多是在超声功率密度稳态空化或瞬态空化的条件下进行的,一方面稳态空化或瞬态空化所要求的超声功率密度值远高于组织样品可以承受的范围,因而会造成待处理组织样品的损坏,而这种情况在临床上是无法接受的;另一方面传
学位
冬虫夏草[Cordycepssinensis(Berk)Sacc.],又名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是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虫草属(Cordyceps)的一种虫生真菌(中国被毛孢为其无性阶段)。冬虫夏草具有
雷达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现代雷达信号环境变得十分复杂。在新一代雷达对抗设备的研发、试验和鉴定过程中,已不可能靠大量真实电子设备提供所需的电磁信号环境。因此,采用雷达信
频率选择性表面(FSS)具有降低整体的剖面高度、提高天线的增益的性能。本文利用FSS特性,对基于频率选择性表面的背腔式天线进行了相关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工作可以归纳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