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缘政治视野下的独联体研究

来源 :山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cao_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位于欧亚大陆中心地带的独联体具有非常重要的地缘地位。欧亚大陆被布热津斯基誉为世界地缘政治的中轴,而独联体恰恰处于这个中轴的中心地带,是世界大国争相谋求的地缘政治区。除此之外,独联体还具有非常明显的地缘政治特征。独联体的成立是前苏联地区地缘政治进程发展的结果,独联体成立以后由于本地区地理和政治因素的交互作用以及内外地缘政治力量的互动,地缘政治特征更加凸显,这使本来就比较松散的独联体地缘政治结构充满了变数,其发展态势难以预测。对独联体进行地缘政治视野下的研究,目的就是运用地缘政治理论的一般规律对独联体地缘政治态势做出比较科学的预测,进而为我国地缘战略的调整和完善做出服务和指导。为此本文以地缘政治理论为指导,从分析独联体地缘政治区的地缘政治要素和地缘政治力量入手,着重分析了独联体地缘政治力量之间的互动模式,以此为基础揭示了独联体地缘政治态势趋向多元化,最后落脚于中国的地缘战略问题。独联体作为一个完整的地缘政治区,由一定的地理区域、人口和政治系统等地缘政治要素和诸多地缘政治力量构成,是地缘政治力量互动,地缘政治结构和态势发展变化的物质载体。独联体地缘政治力量分为两类,即地缘政治力量中心俄罗斯和独联体地缘政治次级国家。各地缘政治力量之间存在地缘政治互动。互动有其过程和模式。独联体地缘政治区的互动首先表现为以一体化为核心的地缘政治合作。独联体地区的互动突出表现为地缘政治竞争,竞争是地缘政治的本质。根据利益关系的不同和地理环境的差异,可以把独联体地区的地缘政治竞争分为合作型竞争和妥协型竞争。互动导致结构的维持和发展。地缘政治结构是行为体在空间上的相互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关系结构。地缘政治结构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结构范围内的地缘政治态势。独联体国家这种以竞争为主的竞争——合作型的互动模式决定了独联体地缘政治结构不稳定,地缘政治态势趋向多元化。独联体地缘政治态势多元化主要是其内部力量互动模式的结果,但美国、欧盟也是影响独联体地缘政治态势的重要政治力量,它们对独联体的政策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分化独联体的作用。独联体地缘政治态势对其近邻中国有重要影响,中国要抓住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时机,加强同独联体国家特别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之间的合作,防范美国以独联体地缘政治多元化为模板和跳板对中国展开地缘政治攻势。
其他文献
专利制度在我国已运行二十年,它促进了我国的科技创新、文化发展和市场繁荣。拥有专利能提升企业竞争力,取得企业竞争制高点的观点已被世人所认知。随着我国企业对专利认识的
贫困是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反贫困一直是我国政府的头等大事。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
对保险合同中的疑义条款,传统保险法确立了不利解释原则,即当合同条款存在两种以上的解释时,要选择不利于保险人的那种解释。不利解释原则成为保险合同法极具特色的一项内容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由农村流入城市被雇佣从事非农工作,同时因现行户籍制度而具有农村户口的特殊群体。该群体是在中国工业化、现代化、城镇化进程中由特定社会制度构
辩论原则是我国民事诉讼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贯穿民事诉讼全过程。由于其内容的根本性和效力的贯彻始终性,就决定了其自然要涉足法院和当事人之间关系这一基本范畴,并对二者的基
人权是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议题,联合国作为国际上参与最广泛、最具权威性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是履行人权保护职能的核心。而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人权理事会)是联合国人权系统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