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鸦片战争打开古老中国的封闭之门以后,西方的科学、经济、政治乃至宗教艺术之学都大量涌入中国。中国社会的民族危机,使得有识之士纷纷从西方文化中寻找救国良药,近代美育也是他们找到的一个药方。在这个特殊时期,以美育来挽救社会、挽救教育、挽救革命的人和活动可谓比比皆是。从梁启超、王国维到蔡元培、吴梦非、陶行知、丰子恺等一大批思想者所提出的美育理论到千姿百态的美育实践活动,都生动地再现了美育在当时的流行阵势,为后人留下丰富的美育经验。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美育倡导者。清末民初的王国维首先从西方引进了“美育”这个概念,并把美育作为培养“完全之人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蔡元培,在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美育确立为国家教育方针。“五四”运动前后,许多美学家、思想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美育问题进行了探讨。陶行知和丰子恺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出发,对美育的作用、价值作了理论分析和探讨,大大拓展了美育的研究范围。他们的美育思想都是一个逐渐系统、逐渐深化的过程,并染上那个时代的浓厚政治色彩,焕发出反帝反封建、振兴中华、抵御外侮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美育如何实施上,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从理念到实践,他们都进行了相当自觉的艰辛探索,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美育普遍化和民众化的实现。本文对中国近代具有代表性的美育思想的总结和分析。就意义而言,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而且在当代视野下仍然具有积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