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加吸氧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恢复期60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joy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针刺加吸氧结合对缺血性中风(脑梗塞)恢复期的临床疗效和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以此探讨其治疗机理,为临床脑梗塞的针灸治疗提供更有效、可行的方法.方法:60例研究对象均为湖北省中医院针灸科住院患者,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塞,随机分为两组:针氧结合组30例为治疗组,针刺同时给与吸氧;单纯针刺组30例为对照组,单用针刺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评分,并测定血液流变学水平,比较其差异性.结果:1.临床疗效评定:针刺加吸氧组痊愈率为43.3%,有效率为93.3%,针刺组痊愈率为23.3%,有效率为76.7%.经Ridit分析,P<0.05,两组疗效差异显著,表明针刺加吸氧组疗效由于针刺组.2.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变化情况:治疗前后二组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且针刺加吸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更为明显(P<0.05).3.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BI)变化情况:治疗后二组BI记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针刺加吸氧组治疗后差异显著(P<0.05),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针刺组.4.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水平变化情况:二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改善,除血浆粘度表现出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各项均表现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除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两项与疗前比较无差异外,余项均有显著差异性(P<0.05),我们也可以看到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性.结论:针刺加吸氧治疗脑梗塞恢复期有较好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也能明显调节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证明针刺加吸氧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加速血肿的吸收,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对脑梗塞的治疗非常有意义。针刺加吸氧符合中医学“益气活血”、“化瘀通络”的原则,有利于脑梗塞的康复,并降低其复发率和致残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中医埋线对肾虚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通过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分会色素组拟定的黄褐斑疗效判断标准,通过对治疗前后的评判,为临床新技术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为大河流域的黑龙江流域文明,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黑龙江流域的古代民族曾经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从新的角度来审视黑龙江流域的历史与文化是非常必
接受美学或接受理论是一种将文学研究的视角放在读者一极的文学理论。李渔的戏剧理论作品《闲情偶寄》表现出明显的"观众本位"思想,对戏剧创作者提出了以观众的需要为创作前
目的苓甘五味姜辛汤是我国中医经典《金匮要略》中的名方,经古今医家实践证明,对寒饮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pulmonary disease以下简称COPD)具有独特的疗效
<正>【文本解读】《玩出了名堂》这篇课文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说的是荷兰人列文虎克喜欢玩镜片,利用看守大门工作的清闲磨镜片,做成放大镜;在玩放大镜时,突发奇想,把两片放大
材料的微观结构直接影响材料的机械、物理、化学及电化学等方面的性能。微晶化或纳米孪晶化材料的电化学腐蚀行为与传统的粗晶材料不同;合金元素加入形成的金属间化合物同样
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白天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需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正>关于亚洲金融危机的教训,我想谈谈对三个方面的反思,虽然这些不一定适用于欧洲,但可以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首先,传统的政策处方可能不适用于不同寻常的情况,也并没有
<正>我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随着20世纪80年代底复式预算制度的发展逐步被提上日程,先后经历了建设性预算、国有资产经营预算、国有资本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1993年1
中国社会转型引发了传播受众角色正在发生着质的变化,从传统的信息接受者到"生产者用户",受众正经历着"社会化"的转变,这也将引起整个传播领域的变革。本文主要针对社会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