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河流作为陆源碎屑物质远距离、大通量迁移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陆表地貌的形成演化,探讨河流中碎屑物质的搬运过程成为河流动力学和河流地貌学研究所着眼的重要问题。河流沉积物的释光信号可以指示上游物质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汇入快慢、搬运过程中晒退时间的长短以及搬运体系与埋藏体系物质交换的多少等信息,探讨悬移质与推移质的释光信号的顺流变化特征对于理解其搬运过程、晒退机制和测年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细颗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977386)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河流作为陆源碎屑物质远距离、大通量迁移的主要载体,深刻影响着陆表地貌的形成演化,探讨河流中碎屑物质的搬运过程成为河流动力学和河流地貌学研究所着眼的重要问题。河流沉积物的释光信号可以指示上游物质释光信号晒退程度与汇入快慢、搬运过程中晒退时间的长短以及搬运体系与埋藏体系物质交换的多少等信息,探讨悬移质与推移质的释光信号的顺流变化特征对于理解其搬运过程、晒退机制和测年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黄河细颗粒悬移质、石羊河现代河床砾石为研究主体,通过分析两种河流沉积物光释光信号的变化特征来探讨河流搬运信息,并分析河流沉积物的残余剂量变化对其释光测年应用的启示。针对黄河悬移质,本研究选取黄河兰州段以下11个采样位置和支流渭河的2处采样位置,采集洪水期与洪后期表层河水细颗粒悬移质样品并利用多步升温后红外方法(MET-pIRIR法)和单片再生剂量法(SAR法)测量其中混合矿物和石英的释光信号等效剂量(De)值,结果表明黄河悬移质中细颗粒混合矿物中的长石红外信号(IRSL50、IRSL110、IRSL170、IRSL225信号)De值均高于同一样品中的细颗粒石英OSL信号,表明石英矿物的光释光信号在搬运过程中的晒退程度要好于长石,黄河流域年轻沉积物的测年应用中应优先选择石英矿物;黄河干流悬移质中细颗粒组分的物质来源变化造成了不同河段各类释光信号De值的空间分异,以洪水期尤为明显:黄河上游和中游晋陕峡谷段各类释光信号De值均始终保持较低水平,而渭河等主要支流中高De值物质的汇入导致各类释光信号De值迅速增大,从而造成了中上游与下游河段释光信号De值的显著分异。自渭河高De值物质汇入后,黄河干流各类释光信号De值向下游方向均呈现较显著的指数型衰减趋势,不同信号衰减趋势的比对具有指示沉积体系和搬运体系之间物质交换过程的潜力。此外,从洪水期到洪水期后,各采样点不同类型的释光信号De值均出现显著衰减,同时这种衰减趋势在下游河段最为显著;洪水期与洪水期后数据均表明物质来源及与源区距离是悬移质光释光信号De值变化的决定性因素。针对石羊河现代河床砾石,本研究以花岗岩质巨砾(40~60 cm)为研究对象,采集其顶、底面与已知年龄面砾石表层样品,测量其IRSL50信号并构建顶底面释光信号—深度曲线,并与花岗岩质粗砾(10~20 cm)释光信号—深度曲线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搬运距离、砾径变化是影响河流砾石释光深度曲线特征的重要因素;现代河床巨砾表层释光信号向下游方向晒退深度呈现变浅趋势,而粗砾却呈现略微加深趋势,这表明磨蚀作用对巨砾的影响可能大于粗砾。通过砾石顶、底面释光深度曲线特征可以初步识别出长期停滞、滑动主导、滚动主导三种模式及模式间的转换,BDI指标有望应用于河流砾石的主导性搬运方式分析;向石羊河下游方向,现代河床巨砾表层释光信号晒退深度的顶底面差异呈现减小趋势,砾石的主要搬运模式可能出现了由滑动主导模式向滚动主导模式的转变。丰水期常规水动力条件下巨砾难以进行搬运,而粗砾可以相对容易达到临界起动条件;巨砾滑动启动所需的水动力条件足以使粗砾以滚动乃至跃移的方式进行搬运。综合结果表明,细颗粒悬移质与砾石表层释光信号的顺流变化特征对于其搬运过程和晒退机制均具有很好的指示意义,有赖于进一步探索。
其他文献
教育始终是各国政府工作的重点,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努力建设教育强国已经成为重中之重。在全球化背景之下,各国的教育体制及政策也在不断完善与改进,因此,研究它国教育现状也成为我国一大重要任务。本翻译报告以笔者参与的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研究项目中印度《国家教育政策2020》汉译为分析文本,翻译内容主要为此文本的高等教育部分,其内容涉及教育体制现状、教师团队建设、发展前景等方面。其文本类型以传递信息为主,用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即将举办,国家重视冰雪运动项目的发展,并开始大力发展普及大众滑雪、滑冰等冬季项目。在竞技体育中,我国的滑雪实力逐步增强,已经站在了国际的赛场上。在高山滑雪项目的引领下,我国积极开展群众滑雪,滑雪逐步进入大众视野。高山滑雪对大众来说,参与门槛低、难度小、技术容易掌握,所以群众参与高山滑雪运动人数大幅度提高,据2016年白皮书数据显示,在大众滑雪中,78%群众属于一次性滑雪者
随着规则的不断发展和改变,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2019年世界跆拳道锦标赛中腿法技术趋于完善,拳法技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使用率和得分效果上都有了较大的改变。通过分析优秀女子跆拳道运动员在每局比赛中进攻、迎击、反击的得分情况以及技战术运用的时间特征等状态下运动员的整体竞技能力表现,从而为运动员和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制定训练计划提供参考价值,为提高运动成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本文以2019年世界跆拳
目的:观察补充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s)的海洋结构化油脂(MSL)对普通男性大学生有氧运动能力及中等强度运动耐力以及对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底物(糖和脂肪)氧化的影响;并观察服用MSL对红细胞膜脂肪酸分布、抗氧化酶活性以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探讨补充MSL对运动能力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以39名20周岁以上无运动专项的普通健康男性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试验设计将受试者随机分为2
随着中国公民社会的形成和全民健身事业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公民作为我国体育运行机制主体的地位日益凸显。公民作为体育的主客统一体,其体育观念的行成、体育行为习惯的养成和体育权利的实施都离不开教育,所以,从理论上探讨公民体育教育的历史渊源,对于国家新一代身心俱健的高素质公民的培养、对于我国全民健身战略的实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让·雅克·卢梭(Jean Jacques Rousseau,1
研究背景:网球运动是一项对技术动作要求很高的运动。在日常网球训练中,技术动作质量的有效监控对科学安排网球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网球技术动作质量评价一般由教练员主观决定,且教练员难以兼顾多位运动员同时训练。研究目的:本研究采用惯性测量单元(IMU)采集网球击球数据,机器学习方法处理数据,从而实时识别和分类三级不同水平受试者的五种网球基本技术动作。并基于三级不同水平受试者的ITN单因素方差
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是我国体育社会组织的一种基本组织形式,在公共服务领域具有着独特的作用,其发展数量和规模在体育领域中已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在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过程中,法律起到了规范性和指引性的作用。当前,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法律环境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并通过分析论证加以解决。本研究以体育类社会服务机构的法律规制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文本分析法、逻辑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基于相关规
本论文研究高湍流度自由来流条件下,在平板或凹面边界层中所形成的条带或G(?)rtler涡的非线性演化与二次失稳,建立了压力梯度下,条带或G(?)rtler涡激 发,非线性演化和二次失稳的数学描述。进一步研究了非线性条带或G(?)rtler涡抑制边界层分离的机制。(1)我们首先探究,零压力梯度下,自由来流涡扰动激发的G(?)rtler涡的非线性演化与二次失稳。本文关注对边界层感受性最强的自由来流涡扰
研究目的:运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研究方法,分析增强式训练诱导骨骼肌产生后激活增强效应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探究增强式干预诱导产生后激活增强效应的对下肢爆发力的影响,并研究不同干预类型、负荷强度、负荷量和间歇时间的增强式干预诱导产生后激活增强效应的效果,为后激活增强效应运用到竞技比赛实践中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检索 Web of Science、Pubmed、Cohrance、EBSCO、E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