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二氧化钛/水性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g_moth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性聚氨酯由于以水做溶剂,具有环境友好性,因而得到人们的推广。但是和溶剂型聚氨酯相比,其耐水性、力学性能、耐热性能都有不足之处,所以为了提高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我们对其进行无机纳米TiO2改性,这是因为无机纳米TiO2具有化学稳定性好、力学强度高、高紫外吸收等一系列优点,使其在改善水性聚氨酯的综合性能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不过纳米二氧化钛表面能很高,粒子之间趋向于聚集,从而形成二次粒子,在制备的复合材料中易成为应力集中点,从而限制了它的使用。为了获得纳米粒子在有机高分子基体中的高分散性,对纳米粒子进行有机改性,成为最近研究的热点,可是由于纳米粒子上的反应基团数量有限,使得此种方法受到一定的限制,采用高速搅拌、超声分散的机械强作用力虽然可以暂时使纳米粒子分散性变好,但是在制备过程中,由于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远远强于纳米粒子与聚氨酯高分子间的作用力导致此种方法受到限制。   综合上述存在的问题,在本文中,我们采用了两种试验方案对此进行研究,第一种是:采用高速搅拌、超声分散的机械强作用力使纳米粒子分散性变好,同时在制备过程中,对纳米TiO2进行硅烷偶联剂改性,使其表面带有高分子基团,从而达到与聚氨酯的相容性更好的效果,并在水性聚氨酯乳化过程中加入聚丙烯酸钠作为高分子分散剂进一步提高纳米TiO2与聚氨酯基体的相容性,从这三方面提高有机/无机相的相容性。对制备的复合乳液通过干燥成膜,制备了一系列硅烷偶联剂改性的TiO2/水性聚氨酯复合薄膜,与未改性纳米TiO2/水性聚氨酯复合薄膜的性能进行比较,验证了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无机添加相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复合薄膜比未改性纳米二氧化钛作为无机相制备的水性聚氨酯复合薄膜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耐水性和耐热性。   本文还在酸性条件下,通过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二氧化钛,然后在二氧化钛溶胶状态下加入到KH550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中进行反应,最后加水乳化,制备二氧化钛/水性聚氨酯杂化材料,通过对此种杂化薄膜进行光学性能、机械性能等进行一系列测试,发现随着二氧化钛的加入和含量的提高,其光学折射率、紫外吸收强度、耐热性能、拉伸强度、耐磨性都得到很大的提高,而且通过对杂化薄膜的微观状态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发现二氧化钛是以小于10nm的粒径分散在聚氨酯中的,有机/无机相的相容性很好,从而减少了因为纳米粒子聚集而带来的一系列性能上的变差,可制得纳米级的二氧化钛/水性聚氨酯杂化材料。
其他文献
学位
多孔薄膜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光刻法,胶体晶体法,乳液模板法,生物模板法等,但这些方法存在操作复杂,设备昂贵,不易动态控制孔径等缺点。近来水辅助法成为目前关注的热点,它是制备有序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上转换荧光材料已成为目前的一个研究重点,而稀土离子掺杂C12A7多晶材料由于其独特的光电性能而被广泛研究。  本论文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锌镱铥三掺的C
等离子体聚合是利用放电把有机单体等离子体化,使单体处于等离子体状态下进行聚合,并形成高聚物薄膜的一种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引发剂,且合成膜不依赖于基体,可以制备出多种具有特异性功能且具有高分子量的聚合物。聚N-异丙基丙烯酰胺(PNIPAM)作为温敏性材料中研究最为广泛的聚合物之一,其低临界相转变温度点(LCST)接近人体温度,且还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等特点,因此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主要
为了监测松散地层沉降变形,提出了一种用于钻孔中植入式光纤Bragg光栅传感器(FBG)的结构和传感网络系统。基于室内实验结果,给出了用于岩层变形检测的传感光栅波长带宽为6nm,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为适应人们的要求水性涂料备受人们的青睐。其中双组分水性丙烯酸聚氨酯涂料具有高度交联使其正以优异的性能逐步代替现社会中溶剂性涂料。本论文对双组
随着计算模拟方法的日趋成熟和计算机性能的不断提高,可以在原子水平上模拟低维纳米结构的各种现象。在本论文研究中,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对石墨烯材料及其无机类似物进行了几
杂环化合物已经广泛用于生物医药和有机化学研究,引起了多个领域研究人员的重视。常见的杂环类药物有脑保护剂依达拉奉,用于血液病治疗的艾曲波帕和用于治疗严重的二型糖尿病的曲格列酮等。同时,在有机化学中手性杂环化合物还可作为手性助剂、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广泛用于不对称合成中。制备杂环类化合物最直接的方法是进行环加成。近期,环己烯基高价碘盐作为良好的3+2环加成反应物有着相当多的相关报道。环己烯基高价碘盐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