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表面铌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关系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世界各国都在为寻找新的可持续发展的清洁能源而努力。核能是世界公认的清洁能源,世界各国的核电装机容量与日俱增。如此众多的核电设施带来了乏燃料后处理问题。中国是核电大国,但铀资源的储藏量较低,为提高铀资源的利用率同时解决乏燃料的后处理问题,我国研发了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该系统可将铀资源利用率提高到95%以上,核废料总量降至乏燃料的4%以下,放射寿命由数十万年缩减到约500年,对我国能源战略以及核工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强流连续波超导质子加速器是加速器驱动先进核能系统的基础,射频超导腔是超导加速器的关键部件,现有的基于纯铌腔的射频超导加速器技术在流强、稳定性与成本之间存在较大矛盾。采用铜基镀铌薄膜超导射频腔不仅可以解决上述矛盾,而且有望使加速器在4.2 K的环境下稳定运行。因此镀铌腔是未来射频超导加速器的发展趋势。本文采用直流偏压二极溅射方法在铜表面进行溅射镀铌,研究了衬底温度、工件负偏压以及真空度对铜表面铌薄膜组织结构的影响规律,同时开展了铜射频腔内表面铌薄膜制备技术的研究。采用二极溅射在无氧铜表面制备的铌薄膜随衬底温度的提高,其表面粗糙度和膜层厚度增加,表面杂质含量降低;随工件负偏压的提高,铌薄膜表面粗糙度、厚度及杂质含量均减少;随真空度的提高,铌薄膜厚度增加,表面粗糙度与杂质含量先降低后增加。采用二极溅射在射频腔上制备了可覆盖整个腔体内表面的铌薄膜,研究表明:内导体膜层的表面粗糙度与膜层厚度普遍高于外导体,杂质含量普遍低于外导体;腔体底部膜层的杂质元素含量低于腔体内其余位置的杂质含量。无氧铜射频腔内表面的铌薄膜在温度降至4K条件下,均具有超导转变。除外导体顶部外,其它铌薄膜的超导转变温度均达到9.3 K,与纯铌块体相当。
其他文献
近年PBL(performance based logistics)成为关键设备售后服务的主流合同模式,它是由设备运营商完全外包设备维修服务给供应商,并基于售后服务系统的最终绩效支付给供应商。在PBL合同服务模式下,供应商管理所有服役设备的维修和备件库存业务。由于设备投入服役期不同和服役年限限制,运营商的多台设备因合同期终止也会逐次退出服役。如果供应商仍然保持稳定期的备件库存,随着退役设备增多,必
介孔碳纳米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有序可调的孔径、稳定的机械强度、良好的化学惰性和生物相容性等性能,可作为有效的药物传输载体,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本论文通过软模板法合成了介孔碳球(MCNs),用聚丙烯酸(PAA)壳层包封,负载盐酸阿霉素(DOX)之后,聚乙烯亚胺(PEI)覆盖在其表面以阻止DOX的泄露,随后固定MUC1适配体(Apt)以提供特异性识别癌细胞的能力,从而构建了一个高选择性和高效率的多
钛酸锶(SrTiO3)单晶体是一种典型的钙钛矿结构化合物,具有优良的光电性能,可用于光学镜头、红外窗口材料和人工宝石等方面,其更是作为高温超导薄膜外延生长的标准基片。通常使用焰熔法生长SrTiO3单晶体,该方法对原料粉体的形貌、粒度和流动性要求较高。传统焰熔法所使用的SrTiO3粉体原料为液相化学沉淀法制备,产物出现团聚现象,且粉体制备效率较低不能满足焰熔法大批量的商用需求。其次,传统焰熔法设备依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制造业中废旧产品引发的安全、环保和资源问题尤为突出,因而产品再制造已经受到全球制造业的普遍关注。保修服务作为再制造产品售后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成为再制造企业提高竞争力、开拓市场的有力工具。特别是伴随再制造产品保修期内早期故障程度加剧,企业越来越重视生产末期的质量检测,即老化测试。另一方面,由于考虑老化测试的产品再制造及保修成本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将可能导致制造商损失规避行
手性液晶聚合物是目前研究热点之一,在液晶聚合物中引入手性分子会对液晶聚合物的各项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偶氮苯基团是一种光学活性基团,含有偶氮苯基团的液晶聚合物在信息存储材料和光功能材料上有巨大的应用价值。聚硅氧烷类液晶具有独特的光学、电磁学、粘温特性及较好的机械性能,而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手性偶氮聚硅氧烷类液晶聚合物不仅具有液晶性,而且还具有许多特异的光学性能,它的合成及表征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
铝电解工业属于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特别是采用Hall-Héroult熔盐电解法生产原铝时,生产过程能耗较高、污染气体排放较多。在日益增大的环保压力下,低温铝电解成为现代铝业的重点研究方向。通常对低温铝电解的研究有惰性电极和电解质体系两个方面,二者结合,可以同时实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的目的。因此,未来低温铝电解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随着惰性阳极的开发,合金电极或者陶瓷类复合电极材料被广泛采用,代替了碳素
等级介孔结构不仅保持单一介孔的特点而且能够发挥不同孔径间的协同作用,是目前介孔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与硅基等级介孔材料相比,非硅基等级介孔材料一般不易通过传统的溶胶-凝胶法进行制备,或者结构较难控制,因此如何同时控制形貌和等级孔结构仍是一项较大的挑战。本文采用硬模板法,以等级介孔SiO2微球为模板制备等级介孔TiO2微球和等级介孔碳微球,论文的研究工作对于丰富等级介孔材料孔道结构、制备方法和应用领域
钛合金、不锈钢这类材料导热性差、化学活性高、亲和力强,在高速切削的过程中容易加剧刀具磨损。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地刀具是涂层硬质合金刀具,但是涂层的会导致刀尖散热条件更差,进一步加剧刀具的磨损。梯度结构硬质合金由于表面梯度层的存在可以有效的改善合金的耐磨性和导热性等,而纳米晶硬质合金由于晶粒细化能够明显提高硬质合金的强度和硬度,因此纳米晶梯度硬质合金兼具梯度结构硬质和纳米晶硬质合金的优点,满足直接应用于
利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纳米晶薄膜材料相比于同成分的粗晶材料拥有更优异的耐蚀性能。在之前的研究中发现,材料纳米化会影响其耐点蚀性能。该研究采用宏观的测试手段分析说明了材料的整体腐蚀规律,但缺乏对纳米晶材料的点蚀行为机制微观角度的深入探索。因此,本实验系统地研究了传统的N5粗晶镍基高温合金与相同成分的溅射纳米晶薄膜材料在常温环境下3.5%NaCl水溶液中的点蚀行为。采用传统的电化学测试方法并结合原子力
TiB2颗粒增强钢是一种具有高强度、高比刚度以及低密度等优点的新型复合材料,是实现汽车轻量化的潜在应用材料。但是TiB2颗粒增强钢在凝固中过程存在TiB2颗粒团聚、上浮等问题。研究分析TiB2颗粒的运动机制与控制方法,提高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铁素体中原位生成TiB2颗粒制备出TiB2颗粒增强钢。研究不同冷却速率(阶梯形铜模)对TiB2颗粒增强钢中初生和共晶TiB2颗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