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社会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h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民社会既是富有增殖性的理论话语,又是内蕴挑战性的现实课题。本研究力图对公民社会的历史渊源、范式转换、基本内涵、经济基础、政治环境和文化蕴涵等一系列基础理论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并考察公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各自局限性和探究两者的互动机制,以及阐释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两重性和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全文包括导论、正文九章和结语。提要如下:导论阐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历史和现状,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应用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基本的逻辑架构。第一章分析公民社会的传统含义。对亚里士多德、西塞罗、中世纪和近代契约论思想家(以霍布斯、洛克和卢梭为代表)的公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梳理。传统含义的公民社会意指与自然状态相对应的政治社会、文明社会,它直接表征政治效能和政治意义。第二章阐释公民社会的现代意义。对亚当·弗格森、托马斯·潘恩、黑格尔、托克维尔和马克思的公民社会理论进行了评析。现代意义的公民社会理论坚持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两分法,强调独立于政治国家,不能与政治国家相混淆,不能为政治国家所淹没的社会自主领域,其主要指向社会经济领域。第三章论述公民社会的当代旨趣。对葛兰西、哈贝马斯、柯亨和阿拉托的公民社会理论进行了探讨。当代意义的公民社会理论大多坚持政治社会、经济社会与公民社会的三分框架,着重从文化维度规定公民社会,即不再把公民社会的核心指向经济领域,而是主要视为文化批判领域,视为建构公共理性和生成公共伦理的社会自主空间。第四章厘清公民社会的基本内涵。对民间社会、文明社会、市民社会和公民社会进行了概念辨析;指出公民社会是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分析范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以契约文化为中轴,以尊重和保护公民的基本权利为主旨的社会自主领域。揭示了公民社会概念的三重意蕴:描述性意蕴、分析性意蕴和价值性意蕴。分析了两分法和三分法的论争,作者主张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语境中应用三分法,在广大后发现代化国家(包括中国)的语境中应用两分法。归纳了公民社会的基本要素:私人领域、社团组织、公共领域和社会运动。第五章分析公民社会的经济基础: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对促进和造就公民社会起着基础性作用,公民社会的建构对市场经济的发展也存在反作用。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国家与社会两重分化,公民社会的建构要求从国家本位走向社会优位。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理论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国家源于社会、国家脱离并驾驭社会、社会摆脱国家控制、国家终将回归社会。权力是政治国家的主导运行规则,权利是公民社会的主导运行规则,公民社会的建构必须实现从权力本位到权利本位的转变。第六章探讨公民社会的政治环境:有限政府。公民社会建构必须实现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转变。全能政府以中央高度集权和社会泛政治化为根本特征,有限政府是指职能、权力、规模和责任有限的政府。从全能政府到有限政府的嬗变包含四个重要环节:在政府权力上,从高度集权向适度分权转变;在政府治理上,从人治向法治转变;在政府职能上,从管制型向服务型转变;在管理方式上,从统治向治理转变。建构有限政府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必然逻辑,是建设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是建立有效政府的必要前提。在哲学的视域中可从人之为人的权利、人的本性和人类的认知能力三个维度求解有限政府理念的学理基础。第七章阐释公民社会的文化蕴涵:契约关系。传统社会是以自然经济为基础的身份社会,社会结构呈现“差序格局”,身份是获取特权的主要途径,个体具有高度的依附性。计划经济时期的户籍制度、单位制度和泛行政等级制度,将社会建构成一个超大型的科层结构,社会呈现准身份特性。公民社会与契约文化内在关联,自由、平等、法治成为共同的价值追求。当代中国呼唤契约文化、契约理念和契约实践,以推动体制变革和制度创新。第八章探究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局限性及其互动。现代国家兼备阶级统治、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职能,其基本特征是政治性,核心是公共权力。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各有其局限性,政治国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淹没公民社会、背离公共利益、权力寻租以及政治合法性限度;公民社会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可能滋生极端个人主义、导致社会两极分化,它不是民主政治的充分条件。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应建立起良性互动关系,以克服各自的消极方面,超越“零和博弈”走向“正和博弈”,形成双向适度制衡和发展型互惠,形成政治国家能力强大、公民社会富有活力的新局面。第九章分析当代中国公民社会建构。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两难困境是平衡保障自由和维持秩序的困境,体现着自由与秩序的张力,突破此困境需要有一个能支撑现代化社会变革的社会结构和民众基础,这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建构,有赖于政治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初露端倪的中国公民社会有着自身的特色,其突出表现在两重性上:自发性与人为性并存,民间性与官方性并存,自主性与依赖性并存,宏观鼓励与微观约束并存,制度剩余与制度匮乏并存,制度空间小于现实需求。中国公民社会建构的结构性要素包括:经济生活的多元化和相对独立的社会、自主的个人和社会组织、科学界定和规范国家权力、法治体系的完善和政治文化的重构。结语阐述了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其他文献
经络辨证治疗腰痛414例255400O山东淄博市临淄区中医院针灸科王汉东主题词腰痛/针灸疗法,经络辨证太阳经腰痛:症见腰脊沉重酸痛,引项脊尻。多为寒湿客于经络或劳损,血行不畅。取委中,毫针直刺
在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反思中,银行体系的脆弱性与商业银行公司治理之间的联系受到了空前的重视。人们发现,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之间存在的实质性差异对常规的公司治理理论构
<正>"海纳百川,厚德载物……与大师握手,与经典同行,与时代同步……道不远人,千古常恒……厚德、诚恒、睿智……"听到这样的滔滔宏论,你以为一定是位大学教授在讲学;"校本课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对汽车的安全性,特别是制动安全性能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是一种在制动时能够自动调节车轮制
中医药学是我国的传统医学,也是世界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药学经过几千年的临床实践,形成了自身完备的理论体系和独特的疗效,为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健康水平的提高做
供应链绩效管理在当前的供应链协同管理中日益为供应链成员带来巨大的价值。但是在协同过程中,供应链整体绩效目标和衡量准则与供应链中成员企业的绩效目标和衡量准则往往因为
数控加工仿真技术为验证数控程序的可靠性及预测加工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数控加工三维动态仿真是高档数控系统的必要功能,技术复杂,难度大,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论述了
目前,国内外都掀起了节庆旅游热,节庆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种新的形态,不仅能能更好的宣传举办地,吸引更多的游客,而且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发展。节庆活动的积极影响已经